|
思佳客(竹西從人去數年矣,今得歸,偶以此煩全美達之) / 作者:呂渭老 |
曾醉揚州十里樓。
竹西歌吹至今愁。
燕銜柳絮春心遠,魚入晴江水自流。
情渺渺,夢悠悠。
重尋羅帶認銀鉤。
掛帆欲伴漁人去,只恐桃花誤客舟。
|
|
思佳客(竹西從人去數年矣,今得歸,偶以此煩全美達之)解釋: 《思佳客(竹西從人去數年矣,今得歸,偶以此煩全美達之)》是宋代呂渭老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曾經醉在揚州城中的十里樓。
竹西的歌吹至今仍然愁。
燕子銜著柳絮,春天的心思遙遠,
魚兒自由地游入晴朗的江水中。
情感漫渺渺,夢境悠悠。
再次尋找那位系著羅帶、戴著銀鉤的人。
我想掛上帆,與漁人一同出海,
只是擔心那桃花會誤了我的客船。
詩意:
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思念佳客的情感和對過往時光的回憶。詩人曾經在揚州城的十里樓上陶醉過,而竹西的歌吹卻讓他至今難以釋懷。他描述了燕子銜著柳絮、春天遙遠的景象,以及魚兒自由暢游在晴朗江水中的情景。詩人感嘆情感的虛無縹緲,夢境的遙遠無邊。他渴望再次尋找到那位系著羅帶、戴著銀鉤的人,想要與漁人一同出海,但又擔心被桃花的紛飛所耽誤。
賞析:
這首詩詞以豪放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佳客的思念之情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,如揚州十里樓、竹西的歌吹、燕子銜柳絮等,展現了詩人對過往時光的懷念和對自然景物的感受。詩人以情感渺渺、夢境悠悠來形容自己的心境,表達了對佳客的思念之情無法抵達的感覺。在最后兩句中,詩人表達了自己想要與漁人一同出海的愿望,但又擔心被桃花所耽誤,這種情感的轉折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思想深度。
總的來說,這首詩詞通過對情感和自然景物的描寫,表達了詩人對佳客的思念之情和對過往時光的回憶,展現了一種渺茫而又深刻的情感體驗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