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春晴 / 作者:晁端禮 |
燕子來時,清明過了,桃花亂飄紅雨。
倦客凄涼,千里云山將暮。
淚眸回望,人在玉樓深處。
向此多應(yīng)念遠,憑欄無語。
芳菲可惜輕負。
空鞭弄游絲,帽沖飛絮。
恨滿東風,誰識此時情緒。
數(shù)聲啼鳥,勸我不如歸去。
縱寫香箋,仗誰寄與。
|
|
春晴解釋: 《春晴》是一首宋代晁端禮的詩詞。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春天晴朗,燕子歸來,清明節(jié)已過,桃花紛紛飄落如紅雨。疲憊的旅客感到凄涼,千里云山將要入夜。淚眼回望,我身在深深的玉樓之中。在這里,我應(yīng)該多思念遠方,憑借著欄桿默然無語。繁芳的春景可惜輕棄。空中蕩起鞭子,搖曳著飛舞的絲線,帽子中飄飛著柳絮。心中充滿了對東風的怨恨,但誰能理解此時的情緒?幾聲鳥兒的鳴叫,勸我不如回去。即便寫下芳香的信箋,又能倚靠誰來送達呢?
詩詞表達了詩人在春天晴朗的日子里的情感和思緒。燕子歸來和桃花飄落都是春天的象征,詩人通過這些景物描繪出春天的美麗。然而,詩人身處在玉樓之中,內(nèi)心感到孤獨和凄涼,他憂心忡忡地思念著遠方的人和事物。詩中也表達了對逝去芳華時光的惋惜和對浮華世俗的疏離。詩人對東風抱有怨恨,可能是對逝去時光的不舍和對人世間的痛苦的反思。詩末,詩人聽到鳥兒的鳴叫,似乎在勸他回歸本真,回到內(nèi)心的歸處。
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。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交融,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浮華世俗的思考,以及對回歸內(nèi)心的渴望。整首詩詞情感豐富,意境深遠,給人一種靜謐而凄美的感覺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