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河滿子 / 作者:晁端禮 |
滿浦亭前楊柳,一年三度攀條。
瞬息光陰都幾許,離情常是迢迢。
須信沈腰易瘦,爭教潘鬢相饒。
不忍重尋香徑,還來獨立溪橋。
唯有無情東去水,來時曾傍蘭橈。
今夜欲求好夢,望中莫遣魂消。
|
|
河滿子解釋: 《河滿子》是一首宋代晁端禮所作的詩詞。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河滿子
滿滿的河灘上,楊柳婆娑,
一年三季攀援著枝條。
轉瞬間光陰飛逝,時光究竟有多少?
離別的情感常常是遙遠的。
你看,沈腰容易消瘦,
怎能讓潘鬢增添幾分華美?
我不忍心再走尋常的芳徑,
寧愿獨自站在溪橋上。
唯有那無情的東去的水,
曾經陪伴過我來時的蘭橈。
今夜,我渴望好夢成真,
請不要讓魂魄在夢中消散。
詩意和賞析:
《河滿子》以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離別之情為主題。詩中通過描繪滿滿的河灘上的楊柳,表達了時光的短暫和流逝之快。詩人感慨光陰易逝,離別之情常常是遙遠而凄遠的。他對時光流逝下人事物的變遷和離別的傷感產生了深刻的感慨。
詩中提到的沈腰和潘鬢是指詩人自己的容貌。他覺得沈腰容易消瘦,而潘鬢(即額前的兩縷頭發)卻無法增添華美。這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容顏的衰老和時光流逝的感嘆。
詩人表示不忍再走尋常的芳徑,寧愿獨自站在溪橋上。這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美好時光的眷戀和對離別的不舍之情。
最后,詩人提到了那無情的東去的水,它曾經陪伴過詩人來時的蘭橈(小船)。這里用水的流動暗示詩人在時光中的變遷和離別的感受。
整首詩以流暢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,傳達出對時光流逝、離別的感慨和對美好的渴望。通過自然景色與人情感的交融,展現了晁端禮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人生深刻的思考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