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祭常山回小獵 / 作者:蘇軾 |
青蓋前頭點皂旗,黃茅岡下出長圍。
弄風驕馬跑空立,趁兔蒼鷹掠地飛。
回望白云生翠巘,歸來紅葉滿征衣。
圣明若用西涼簿,白羽猶能效一揮。
|
|
祭常山回小獵解釋:
《祭常山回小獵》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青蓋前頭點皂旗,
黃茅岡下出長圍。
弄風驕馬跑空立,
趁兔蒼鷹掠地飛。
回望白云生翠巘,
歸來紅葉滿征衣。
圣明若用西涼簿,
白羽猶能效一揮。
詩意:
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在常山回小獵的情景。他騎著一匹驕傲的馬,穿過長長的圍欄,指揮著皂旗前進。他的馬在風中奔跑,仿佛在天空中飛翔,趁兔子出現時,他像蒼鷹一樣俯沖而下。他回頭看到遠處白云翠綠的山峰,回到家中,紅葉灑滿了他的征衣。詩人暗示,即使身處權力之地,聰明明智的統治者也應該像白羽一樣,在行使權力時保持廉潔與公正。
賞析:
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蘇軾在常山回小獵的場景,展示了他豪邁的氣概和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。詩人運用生動的描寫手法,以短小精悍的詞句勾勒出馬兒奔跑的場景,使讀者仿佛能夠親身感受到馬匹飛奔的快感和蒼鷹俯沖的威勢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,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豁達樂觀態度。
詩的后半部分,詩人以回望和歸來為線索,借景抒懷。他回望遠方的白云和翠綠的山峰,表達了對美好自然景色的向往和追求。而歸來后,紅葉滿征衣,顯示了他在征途中的勞頓和辛苦。最后兩句“圣明若用西涼簿,白羽猶能效一揮”,詩人以白羽為象征,暗示圣明的統治者應當效法白羽,堅守廉潔和公正,用正直的行為來影響和帶動他人。
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,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,融入了詩人對社會和人性的思考,展示了蘇軾獨特的創作風格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