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減字木蘭花 / 作者:李之儀 |
堤長春晚。
冉冉渾如云外見。
欲語無門。
略許鶯聲隔岸聞。
錦屏繡幌。
猶待歸來留一餉。
何事遲遲。
直恐游絲惹住伊。
|
|
減字木蘭花解釋: 《減字木蘭花》是一首宋代詩詞,作者是李之儀。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堤長春晚。
冉冉渾如云外見。
欲語無門。
略許鶯聲隔岸聞。
錦屏繡幌。
猶待歸來留一餉。
何事遲遲。
直恐游絲惹住伊。
詩意: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傍晚的景象,主要以自然景物為背景,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。詩中的木蘭花、鶯聲、歸程等元素都是詩人對春天的感受和期待的象征。
賞析:
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傍晚的景象,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,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。首句“堤長春晚”表達了詩人身處堤岸,觀賞春天傍晚景色的情景。接著,“冉冉渾如云外見”描繪了傍晚的春景如云般輕柔,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。然而,詩人卻“欲語無門”,表達了他內心的無言之痛和孤寂。
下一句“略許鶯聲隔岸聞”通過鶯聲的描繪,增添了一絲生機和活力。在春天的傍晚,鶯聲隔岸傳來,給人一種溫暖和歡愉的感覺。接著,“錦屏繡幌”描繪了華麗的屏風和繡簾,可能是指詩人家中的裝飾和氛圍。最后兩句“猶待歸來留一餉,何事遲遲”表達了詩人對歸程的期待和迫切,他希望能夠早日歸家,留下一些貢品,但歸程卻遲遲不來,給他帶來了焦慮和不安。
最后一句“直恐游絲惹住伊”則表達了詩人擔心游絲會阻礙他的歸程,進一步強調了他對回家的渴望和焦急。
整首詩通過對春天傍晚景象的描繪,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,既有對春天的熱愛和渴望,又有對歸程的期待和焦慮。通過簡潔而含蓄的語言,給讀者留下了一幅意境深遠的春天畫卷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