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青玉案(用賀方回韻,有所禱而作) / 作者:李之儀 |
小篷又泛曾行路。
這身世、如何去。
去了還來知幾度。
多情山色,有情江水,笑我歸無處。
夕陽杳杳還催暮。
練凈空吟謝郎句。
試禱波神應見許。
帆開風轉,事諧心遂,直到明年雨。
|
|
青玉案(用賀方回韻,有所禱而作)解釋: 《青玉案(用賀方回韻,有所禱而作)》是宋代李之儀創作的一首詩詞。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,以及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歸宿的渴望。
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:
小篷又泛曾行路。
這身世、如何去。
去了還來知幾度。
多情山色,有情江水,笑我歸無處。
夕陽杳杳還催暮。
練凈空吟謝郎句。
試禱波神應見許。
帆開風轉,事諧心遂,直到明年雨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詞以描繪航行的畫面作為開篇,小船再次泛舟于曾經的行旅之路上。詩人對自己的人生境遇產生了疑問,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這個世界。他思考著離開過后是否還會再回來,對于多情的山色和有情的江水,他笑著說自己已經沒有歸宿可言。
接著,詩人描述了夕陽漸漸消失的景象,暗示著時光的流逝,生命的短暫。他在這個暮色中,凈空吟詠著對謝郎(可能指友人或詩人自己)的贊美之辭。并試圖通過禱告向波神(可能指海神)祈求,希望能夠得到回應和許諾。
最后,詩人展望了未來,帆開風轉,事情將會順利,直到明年的雨季。這里的明年雨可被理解為一個轉折點,預示著可能的改變和新的開始。
整首詩詞以航行為象征,抒發了詩人對人生命運的困惑和追求歸宿的渴望。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描繪飽含情感,表達了他對美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。同時,詩中也含有對未來的希望和樂觀的態度,表明詩人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。整體上,這首詩詞以優美的詞藻和抒情的意境,展示了宋代詩人李之儀的才情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