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踏莎行 / 作者:石孝友 |
沈水銷紅,屏山掩素。
鎖窗醉枕驚眠處。
芰荷香里散秋風,芭蕉上鳴秋雨。
飛閣愁登,倚闌凝佇。
孤鴻影沒江天暮。
行云懶寄好音來,斷云暗逐斜陽去。
|
|
踏莎行解釋: 《踏莎行》是宋代詩人石孝友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踏莎行
沈水銷紅,屏山掩素。
鎖窗醉枕驚眠處。
芰荷香里散秋風,芭蕉上鳴秋雨。
飛閣愁登,倚闌凝佇。
孤鴻影沒江天暮。
行云懶寄好音來,斷云暗逐斜陽去。
中文譯文:
踩踏著莎草而行,
沉水中紅色消逝,遮掩住素色的屏山。
閉窗之處,醉臥在枕頭上,驚醒了沉睡。
芰荷的香氣中散發著秋風,芭蕉上鳴響著秋雨。
登上飛閣,心中憂愁,倚在欄桿上凝視。
孤雁的影子消失在江天的暮色中。
行云懶洋洋地寄來美好的音樂聲,斷云暗暗地追逐斜陽的離去。
詩意和賞析:
《踏莎行》以細膩的描寫表現了一幅秋天的景象,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,展現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變遷的感慨。
詩的前四句描繪了秋天的景色。"沈水銷紅,屏山掩素"表達了秋水中紅葉逐漸凋零的景象,山中的樹木也逐漸失去了原本的綠色。"鎖窗醉枕驚眠處"描繪了詩人在房間里醉臥的情景,因為外界景色的變化而驚醒。接著,詩人通過"芰荷香里散秋風,芭蕉上鳴秋雨"描繪了秋天的氣息,芰荷散發出的香氣中彌漫著秋風,芭蕉上有秋雨的聲音。
后四句表達了詩人的心情。"飛閣愁登,倚闌凝佇"描繪了詩人愁苦的心情,他站在闌桿邊凝視遠方。"孤鴻影沒江天暮"描繪了孤雁的影子消失在夕陽下的江天之中,傳達了時光流逝和生命易逝的主題。最后兩句"行云懶寄好音來,斷云暗逐斜陽去"描繪了流動的云彩,行云懶洋洋地將美好的音樂傳送過來,而斷云則追逐著斜陽的離去,表達了時光的不停流轉。
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,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,表達了對時光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。同時,詩中的意象和音韻的運用也展示了石孝友細膩的詩歌表達能力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