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更漏子 / 作者:石孝友 |
亸吟鞭,_醉帽。
行盡關山古道。
霜滿地,水平田。
雁兒聲在天。
北沙門,南浦岸。
望得眼穿腸斷。
桐樹巷,夢云樓。
玉兒應也愁。
|
|
更漏子解釋: 《更漏子》是一首宋代詩詞,由石孝友創作。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譯文:
亸吟鞭,_醉帽。
行盡關山古道。
霜滿地,水平田。
雁兒聲在天。
北沙門,南浦岸。
望得眼穿腸斷。
桐樹巷,夢云樓。
玉兒應也愁。
詩意:
詩中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凄涼的景象。詩人借助描寫孤雁飛行的聲音、行走在古道上的人、冰霜覆蓋的大地和平坦的田野等畫面,抒發了自己內心的孤寂和憂愁。
賞析:
這首詩以簡練而凄美的筆觸,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寂和憂愁之情。詩中的描寫遣詞造句簡潔明快,意境清晰。通過"亸吟鞭,_醉帽"的描繪,使讀者感受到一種蕭索的氛圍,仿佛置身于關山古道的寂靜中。"霜滿地,水平田"這一景象,凸顯了孤寂和寒冷的感覺,而"雁兒聲在天"則增添了一絲凄涼的情調。
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北方的沙門和南方的浦岸,通過對兩地的對比,更加突出了詩人的孤獨和眷戀之情。"望得眼穿腸斷"一句表達了詩人望眼欲穿的追憶之情,而"桐樹巷,夢云樓"則將詩人的思緒帶入了另一種遙遠而虛幻的境地。最后一句"玉兒應也愁"則暗示了詩人的伴侶或親人也同樣憂愁,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。
總體而言,這首詩以簡潔而富于意境的語言,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,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憂愁之情,給人以深思和共鳴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