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木蘭花 / 作者:石孝友 |
尋春誤入桃源洞。
草草幽歡聊與共。
牢籠風月此時情,做造溪山今夜夢。
柳蹊未放金絲弄。
梅徑已經香雪凍。
春愁離恨重於山,不信馬兒馳得動。
|
|
木蘭花解釋: 《木蘭花》是一首宋代詩詞,作者是石孝友。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尋春誤入桃源洞。
草草幽歡聊與共。
牢籠風月此時情,
做造溪山今夜夢。
柳蹊未放金絲弄。
梅徑已經香雪凍。
春愁離恨重於山,
不信馬兒馳得動。
詩意: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尋春的故事。詩人迷路進入了桃源洞,與伴侶一同度過了一段草率而幽雅的時光。他們被困在這個美麗的地方,享受著風和月的浪漫,感受著此刻的情感。在這個夜晚,他們在溪山之間做夢。柳蹊上的金絲柳還沒有展開,而梅樹旁的小徑已經被香雪凍結。春天的憂愁和離別之情比山還要沉重,他們對馬兒奔馳的能力表示懷疑。
賞析:
《木蘭花》以尋春的主題展開,表達了對迷失和困境的思考。詩中的桃源洞象征著一個幻境,詩人和伴侶在那里度過了短暫而草率的快樂時光。風月、溪山、金絲柳和香雪等意象,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的變化,表達了光陰的流逝和人事的無常。詩人將離愁和離別的沉重感與馬兒奔馳的能力進行對比,暗示了他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困境的掙扎。整首詩抒發了對于現實世界的不滿,以及對幻想和自由的向往,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于自我情感的表達。
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比喻手法,展示了作者石孝友對于人生困境和現實束縛的思考。同時,詩中蘊含了對自由和情感表達的渴望,以及對于自然美的贊美。整體上,這首詩給人一種靜謐而富有意境的感覺,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于人生意義和自由追求的思考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