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和孫莘老次韻 / 作者:蘇軾 |
去國光陰春雪消,還家蹤跡野云飄。
功名正自妨行樂,迎送才堪博早朝。
雖去友朋親吏卒,卻辭讒謗得風謠。
明年我亦江東去,不問繁華與寂寥。
|
|
和孫莘老次韻解釋:
《和孫莘老次韻》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(chuàng)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譯文:
離開故國,時光飛逝,春雪已消融,
歸家的蹤跡隨野云飄蕩。
功名正妨礙我盡情享受生活,
迎送宴會只能在早朝。
離開了親友和官員,
卻摒棄了流言蜚語。
明年我也將離開江東,
不再關注繁華和寂寥。
詩意:
這首詩是蘇軾寫給他的朋友孫莘老的,表達了他離開故鄉(xiāng)后的心情和思考。詩中描繪了離開故國的景象,時間的流逝以及春雪的融化,象征著歲月的變遷。蘇軾回到家中,感嘆自己追求功名的行為限制了他享受生活的自由,只能在早朝的場合迎送宴客。然而,他放棄了與朋友、親人和官員們在一起的生活,卻得到了摒棄流言蜚語的自由。最后,他表示明年他將再次離開江東,不再關注繁華和寂寥,這表明他對名利的追求逐漸淡化,注重內心的寧靜與自在。
賞析:
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的個人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。他在詩中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反思,認識到功名并不是人生的唯一追求,而是對個人自由和內心的追尋更為重要。他舍棄了名利和虛榮,選擇了遠離喧囂的生活,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。
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,如春雪消融、野云飄蕩等,這些景象與人生的變遷相互呼應,表達了時光流轉、離別與歸途的情感。通過對友情、親情和官場的舍棄,蘇軾展現了他對自由和真實的追求,以及對名利權勢的看透。
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,表達了蘇軾內心的深思和對生活的獨立思考。它不僅展現了蘇軾的個人情感,也抒發(fā)了許多人對名利追逐和內心自由的共鳴。這首詩以其深刻的主題和獨特的表達方式,成為了蘇軾詩詞創(chuàng)作中的經典之作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