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攤破浣溪沙 / 作者:石孝友 |
落日秋風嶺上村。
全稀過雁少行人。
正是悲傷愁絕處,更黃昏。
漠漠野煙生碧樹、漫漫衰草際黃云。
借使昔人行到此,也銷魂。
|
|
攤破浣溪沙解釋: 《攤破浣溪沙》是宋代詩人石孝友的作品。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夕陽下秋風吹拂嶺上的村莊,
罕見過雁,行人稀少。
此時正是悲傷愁絕之處,
更是黃昏時分。
荒涼的原野上,煙霧朦朧,碧樹蒼翠,
衰草叢中,黃色的云彩漫延。
假如往昔的人走到這里,
也會感到心靈銷魂。
詩意和賞析:
《攤破浣溪沙》描繪了一個落日時分的景色,以及村莊中的冷清和荒涼。詩人通過描繪過雁和行人的稀少,以及荒野上的煙霧和衰草,表達了一種悲涼和孤寂的情感。
詩中的“攤破浣溪沙”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描寫,暗示了這個地方的寂靜和荒涼。夕陽下的秋風給整個景色增添了一種凄美的氛圍,與悲傷愁絕的心情相得益彰。
詩人通過運用形容詞和動詞的修飾,如“漠漠野煙”、“生碧樹”、“漫漫衰草”、“際黃云”,創(chuàng)造出了一幅意境深遠、富有畫面感的景象。這些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靜謐和凄美,同時也折射出詩人內心的憂傷和孤獨。
最后兩句“借使昔人行到此,也銷魂”,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傷。詩人通過這種感傷的描寫,使讀者在欣賞景色的同時,也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共鳴。
總體而言,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,展現(xiàn)了宋代詩人石孝友細膩的感受力和對自然景色的深刻體驗,同時也反映了他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憂傷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