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浣溪沙(今歲冬溫,近臘無雪,而梅殊未放·戲作浣溪沙三疊,以望發(fā)奇秀) / 作者:周紫芝 |
近臘風光一半休。
南枝未動北枝愁。
嫦娥莫是見人羞。
么鳳不傳蓬島信,杜鵑空辦鶴林秋。
便須千杖打梁州。
|
|
浣溪沙(今歲冬溫,近臘無雪,而梅殊未放·戲作浣溪沙三疊,以望發(fā)奇秀)解釋: 《浣溪沙(今歲冬溫,近臘無雪,而梅殊未放·戲作浣溪沙三疊,以望發(fā)奇秀)》是宋代周紫芝創(chuàng)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譯文:
近年冬溫,接近臘月卻沒有降雪,而梅花卻仍未綻放。
南方的梅枝還未發(fā)動,北方的梅枝卻感到憂愁。
嫦娥不應(yīng)該因為見到人而感到羞澀。
仙鶴未傳來蓬萊島的消息,杜鵑在鶴林秋空中黯然無助。
如今必須使用千杖來打破梁州的困境。
詩意:
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冬日景色,溫暖的天氣卻沒有降雪,而梅花卻仍然沒有開放。詩人通過描寫南方和北方的梅枝,表達了對春天來臨的期待和焦慮。詩中提到的嫦娥和仙鶴,傳達了對神話傳說中的仙境和仙人的向往。然而,現(xiàn)實卻不如理想,杜鵑孤零零地在秋空中鳴叫,沒有傳來仙鶴來自蓬萊島的消息。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改變現(xiàn)狀的決心,用千杖來打破梁州的困境,寄托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努力。
賞析:
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神話元素的運用,抒發(fā)了詩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對現(xiàn)實困境的思考。詩中使用了冬天、梅花、嫦娥、仙鶴等意象,以及梁州和蓬萊島等地名,營造了一種富有詩意的氛圍。通過對南北梅枝的對比,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自然變化的憂慮。嫦娥和仙鶴則象征了美好和神秘的存在,與現(xiàn)實形成鮮明的對比。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積極面對困境的決心,用千杖來打破梁州的難題,顯示了作者的樂觀主義和積極向上的精神。整首詩詞以簡潔、寓意深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,給人以啟迪和思考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