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和子由送將官梁左藏仲通 / 作者:蘇軾 |
雨足誰言春麥短,城堅不怕秋濤卷。
日長惟有睡相宜,半脫紗巾落紈扇。
芳草不鋤當戶長,珍禽獨下無人見。
覺來身世都是夢,坐久枕痕猶著面。
城西忽報故人來,急掃風軒炊麥飯。
(徐州所出。
)伏波論兵初矍鑠,中散談仙更清遠。
南都従事亦學道,不恤腸空夸腦滿。
問羊他日到金華,應許相將游閬苑。
(黃初平之兄,尋其弟于金華山。
)
|
|
和子由送將官梁左藏仲通解釋:
《和子由送將官梁左藏仲通》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。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雨足誰言春麥短,
城堅不怕秋濤卷。
日長惟有睡相宜,
半脫紗巾落紈扇。
芳草不鋤當戶長,
珍禽獨下無人見。
覺來身世都是夢,
坐久枕痕猶著面。
城西忽報故人來,
急掃風軒炊麥飯。(徐州所出。)
伏波論兵初矍鑠,
中散談仙更清遠。
南都従事亦學道,
不恤腸空夸腦滿。
問羊他日到金華,
應許相將游閬苑。(黃初平之兄,尋其弟于金華山。)
譯文:
雨下得那么多,誰說春麥長得短,
城墻堅固,不怕秋濤卷過來。
白天長,只適合睡覺,
半脫下紗巾,紈扇掉落。
芳草在戶外長得茂盛,
珍禽獨自下飛,無人看見。
醒來時覺得人世皆如夢幻,
久坐之后枕痕仍然印在臉上。
城西突然傳來故人的消息,
急忙打掃風軒,炊麥做飯。(徐州所出。)
伏波論兵初露鋒芒,
中散談論仙道更加深遠。
南都的公務員也學習修道,
不負責心靈空虛,夸夸其談。
問羊日后是否到金華,
應該答應一起游覽閬苑。(黃初平之兄,尋其弟于金華山。)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與好友梁左藏仲通的離別場景。詩的前半部分描述了春雨綿綿,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別離的不舍。作者以城堅不怕秋濤卷來比喻友誼堅固,即使面臨離別也能保持不變。
接下來,詩中描繪了閑適的日子,白天漫長,適宜安睡,作者脫下半截紗巾,紈扇也從手中滑落,表達了身心放松的狀態。
第三節詩句描繪了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的對比。芳草在戶外長得茂盛,珍禽獨自下飛,卻無人看見,從中透露出孤獨和無人關注的感受。覺醒時,作者感到人世皆如夢幻,坐久之后枕痕仍然印在臉上,暗示著時光流轉和生命的短暫。
最后一節詩句描繪了作者突然接到故人的消息,急忙打掃居處,炊麥做飯,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期待。
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和友誼的情感,表達了對時光流失和生命短暫的思考。同時,詩中還融入了對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的觀察,以及對修道和追求清遠之境的追求。詩意深邃,表達了作者對友誼、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,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感悟和情感表達能力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