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菩薩蠻 / 作者:周紫芝 |
風頭不定云來去。
天教月到湖心住。
遙夜一襟愁。
水風渾似秋。
藕花迎露笑。
暗水飛螢照。
漁笛莫頻吹。
客愁人不知。
|
|
菩薩蠻解釋: 詩詞:《菩薩蠻》
作者:周紫芝
朝代:宋代
風頭不定云來去,
天教月到湖心住。
遙夜一襟愁,
水風渾似秋。
藕花迎露笑,
暗水飛螢照。
漁笛莫頻吹,
客愁人不知。
中文譯文:
風勢無常,云來云去,
天意讓月兒停留在湖心。
遠夜中滿懷憂愁,
水面上的風仿佛是秋天的。
蓮藕花朵迎接露水歡笑,
暗水中飛舞的螢火蟲照亮著周圍。
漁人的笛聲請不要頻頻吹奏,
客人的愁苦,別人并不了解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,以及詩人內(nèi)心的情感。詩中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賦予了整首詩以濃厚的意境和情感。
詩的開頭,詩人用"風頭不定云來去"來形容風勢無常,云層變幻不定的景象,給人一種不穩(wěn)定的感覺。接著,詩人表達了天意讓月兒停留在湖心的景象,給人一種寧靜和穩(wěn)定的感覺。
詩人在遠夜中抱著滿襟的憂愁,水面上的風仿佛是秋天的,描繪了一種凄涼和憂傷的氛圍。接下來,蓮藕花朵迎接露水歡笑,暗水中飛舞的螢火蟲照亮周圍,給人一種美好和希望的感覺。
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情感。詩人請求漁人不要頻繁吹奏笛聲,因為他內(nèi)心充滿了愁苦,而他的憂愁卻無人知曉。
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詩人內(nèi)心情感的表達,展現(xiàn)了一種寂寞、憂愁和無奈的情緒。同時,詩中也透露出一絲希望和對美好的向往。這種以自然景物為背景,以個人情感為主旨的寫作手法,是宋代詩詞中常見的表現(xiàn)方式,給人以深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