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謁金門 / 作者:周紫芝 |
春雨細。
開盡一番桃李。
柳暗曲闌花滿地。
日高人睡起。
綠浸小池春水。
沙暖鴛鴦雙戲。
薄幸更無書一紙。
畫樓愁獨倚。
|
|
謁金門解釋: 《謁金門》是宋代詩人周紫芝創(chuàng)作的一首詩詞。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詩詞的中文譯文:
春雨細。開盡一番桃李。
柳暗曲闌花滿地。
日高人睡起。
綠浸小池春水。
沙暖鴛鴦雙戲。
薄幸更無書一紙。
畫樓愁獨倚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。詩人用簡潔而凝練的語言,表達了對春雨綿細的描繪,桃李花開的盛景以及自然界的鳥語花香。整首詩給人一種溫暖、寧靜的感覺。
首句“春雨細。開盡一番桃李。”描述了細密的春雨洗滌大地,喚醒了沉睡的萬物,桃李花朵盛開一片,形成美麗的春景。
接著的“柳暗曲闌花滿地”描繪了柳樹的陰影和曲徑的幽暗,花朵盛開的景象,給人以寧靜、閑適的感覺。
“日高人睡起”表明大白天的陽光高照,人們從睡夢中蘇醒,意味著一天的開始和活力的迸發(fā)。
“綠浸小池春水。沙暖鴛鴦雙戲。”描繪了春水清澈見底,嫩綠的色彩充滿了小池塘,水邊的沙子受到陽光的照射而溫暖,形成了鴛鴦戲水的美麗場景。
最后兩句“薄幸更無書一紙。畫樓愁獨倚。”表達了詩人內(nèi)心的孤寂和憂愁,他感嘆自己的境遇不佳,沒有一紙書信可以寄托思念之情,只能獨自倚在畫樓上,黯然神傷。
整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象為主線,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簡潔的語言,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詩人內(nèi)心的情感。它既有對自然景色的細致觀察,又有對人情世故的思考,給人一種淡泊而內(nèi)斂的意境,是一首充滿禪意的春天詩詞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