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宴桃源 / 作者:周紫芝 |
簾幕疏疏風透。
庭下月寒花瘦。
寬盡沈郎衣,方寸不禁僝僽。
難受。
難受。
燈暗月斜時候。
|
|
宴桃源解釋: 詩詞:《宴桃源》
簾幕疏疏風透。
庭下月寒花瘦。
寬盡沈郎衣,
方寸不禁僝僽。
難受。難受。
燈暗月斜時候。
中文譯文:
簾幕稀疏,微風穿透。
庭院下,月光寒冷,花兒凋零。
沈郎衣袂寬松,
內心的思緒無法控制。
痛苦,痛苦,
燈光暗淡,月斜西沉的時刻。
詩意和賞析:
《宴桃源》是宋代詩人周紫芝創作的一首詩詞。詩詞以描繪冷落的景象為主題,通過對簾幕、庭院、月光和花朵的描繪,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苦悶。
首句“簾幕疏疏風透”,通過描寫簾幕的稀疏和微風的穿透,傳達出一種空蕩和蕭條的氛圍。第二句“庭下月寒花瘦”,以冷冽的月光和凋零的花朵來表現景物的凄涼,進一步強調了孤寂的氛圍。
接下來的兩句“寬盡沈郎衣,方寸不禁僝僽”揭示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煩亂。詩中的“沈郎衣”指的是寬松的衣袖,意味著詩人內心的情感無法收攏。詩人的內心紛擾無法自持,情緒難以平靜。
最后兩句“難受。難受。燈暗月斜時候”,以短句的形式重復表達了詩人內心的不安和苦悶。燈光的暗淡和月亮西斜的景象,進一步凸顯了詩人的孤獨和痛苦。
整首詩詞通過對冷落景象的描繪,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痛苦情感。通過運用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,詩人成功地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,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。詩詞的主題和情感表達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代表性,展現了那個時代特有的審美情趣和文人的內心世界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