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次韻王鞏顏復同泛舟 / 作者:蘇軾 |
沈郎清瘦不勝衣,邊老便便帶十圍。
躞蹀身輕山上走,歡呼船重醉中歸。
舞腰似雪金釵落,談辯如云玉麈揮。
憶在錢塘正如此,回頭四十二年非。
|
|
次韻王鞏顏復同泛舟解釋:
《次韻王鞏顏復同泛舟》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沈郎清瘦不勝衣,
邊老便便帶十圍。
躞蹀身輕山上走,
歡呼船重醉中歸。
舞腰似雪金釵落,
談辯如云玉麈揮。
憶在錢塘正如此,
回頭四十二年非。
中文譯文:
沈郎(指作者自稱)瘦弱得不適合穿這樣的衣物,
邊地老人脖子上戴著十圈項圈。
行走輕盈地爬上山,
喜悅地呼喊著,醉醺醺地乘船歸來。
舞腰揮舞著像雪花一樣飄落的金釵,
談論辯論像云朵一樣,手持玉麈(古代的一種儀器)。
回憶起在錢塘的時光就是這樣的,
回首看去,已經過去了四十二年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在邊地的一次舟行之旅,表達了他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過去時光的回憶。詩中的“沈郎”是蘇軾的自稱,他形容自己清瘦,不適合穿著華麗的衣物。同時,他提到邊地老人戴著多重項圈,暗示了生活在邊地的艱辛和堅韌。
蘇軾行走山間,輕盈自如,充滿歡愉地乘船歸來,展現了他對自然的親近和對生活的熱愛。他描寫自己舞腰揮舞金釵,談辯如云,手持玉麈,表現了他在文學和辯論方面的才華和自信。
最后兩句“憶在錢塘正如此,回頭四十二年非”,表達了蘇軾對過去時光的懷念。他回憶起在錢塘(現在的杭州)的美好時光,感嘆時光飛逝,已經過去了四十二年,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。
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經歷的描繪,表達了蘇軾對生活的熱愛、對過去時光的懷念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思考。同時,詩中運用了描繪細膩的意象和對比的手法,給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間,展示了蘇軾優美的文學才華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