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感皇恩(除夜作) / 作者:周紫芝 |
玉箸點椒花,年華又杪。
絳蠟燒殘暗催曉。
小窗醒處,夢斷月斜江悄。
故山春欲動,歸程杳。
天意不放,人生長少。
富貴應須致身早。
此宵長愿,贏取一尊娛老。
假饒真百歲,能多少。
|
|
感皇恩(除夜作)解釋: 《感皇恩(除夜作)》是宋代詩人周紫芝所寫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玉箸點椒花,年華又杪。
用玉箸點燃椒花,時光又逝去。
絳蠟燒殘暗催曉。
絳色的蠟燭燃燒至盡,昏暗中催促著黎明。
小窗醒處,夢斷月斜江悄。
在窗前醒來時,夢境破碎,月亮斜掛在寂靜的江上。
故山春欲動,歸程杳。
故鄉的春天即將到來,回家的路漫長而遙遠。
天意不放,人生長少。
天意不容我們逃離,人生的歲月流逝得很快。
富貴應須致身早。
追求富貴應該及早付諸行動。
此宵長愿,贏取一尊娛老。
今夜的長久愿望是,贏得一杯暢飲來慶祝年老。
假饒真百歲,能多少。
虛假的壽命與真實的百歲相比,有多少意義呢?
這首詩描述了除夕夜的情景,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易逝、歲月匆匆的感慨。詩中運用了寥寥數筆的描寫,將時間的流逝與個人命運的無常相結合。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夜晚的景色,讓讀者感受到時光流逝與人生短暫的無奈。
詩的前兩句通過玉箸點燃椒花的形象,巧妙地表達了時間的流逝。絳蠟燒殘的描寫暗示著時光的匆忙,夜晚已接近盡頭,黎明即將到來。接下來的幾句,通過窗前醒來、夢境破碎和月亮斜掛在江上等形象,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。
詩的后半部分,詩人表達了對富貴和人生有限的思考。他認為追求富貴的人應該早日采取行動,而不是貪圖虛假的壽命。最后兩句以“假饒真百歲”表達了對虛假壽命的嘲諷,強調真實的人生價值不在于年齡的長短,而在于如何活得充實和有意義。
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,通過對時間流逝和個人命運的反思,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人生價值的思考。詩人在描寫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觀點,使詩意更加深遠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