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永遇樂(五日) / 作者:周紫芝 |
槐幄如云,燕泥猶濕,雨余清暑。
細草搖風,小荷擎雨,時節還端午。
碧羅窗底,依稀記得,閑系翠絲煙縷。
到如今、前歡如夢,還對彩綏條無語。
榴花半吐,金刀猶在,往事更堪重數。
艾虎釵頭,菖蒲酒里,舊約渾無據。
輕衫如霧,玉肌似削,人在畫樓深處。
想靈符、無人共帶,翠眉暗聚。
|
|
永遇樂(五日)解釋: 詩詞:《永遇樂(五日)》
作者:周紫芝
朝代:宋代
槐幄如云,燕泥猶濕,雨余清暑。
細草搖風,小荷擎雨,時節還端午。
碧羅窗底,依稀記得,閑系翠絲煙縷。
到如今、前歡如夢,還對彩綏條無語。
榴花半吐,金刀猶在,往事更堪重數。
艾虎釵頭,菖蒲酒里,舊約渾無據。
輕衫如霧,玉肌似削,人在畫樓深處。
想靈符、無人共帶,翠眉暗聚。
中文譯文:
夏日的燕泥仍濕潤,雨后的清涼還未散去。
細草在微風中搖曳,小荷蓄著雨水,此時正是端午節。
碧玉窗簾底下,依稀記起,輕輕系著翠絲煙霧。
至今回想,過去的歡樂如同夢幻,對彩綏條(指彩色的綢緞)已無言可說。
石榴花半開,金刀仍在,往事更是難以計數。
艾草做的虎頭簪,菖蒲酒中,舊時的約定已無依據。
輕紗如霧,玉肌如雕刻,我身在深深的畫樓里。
想著那靈符,卻無人共我攜帶,翠眉暗自聚集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象,以及詩人對過去歡樂時光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思考。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,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清新宜人的夏日場景。
詩中以槐樹和燕泥來開篇,表達了夏日的氛圍。雨后的清涼仍然存在,微風吹動著細草,小荷蓄著雨水,描繪出夏季特有的景象。同時,詩中提到時節是端午節,增添了節日的氣氛。
接下來,詩人回憶起過去的歡樂時光,但此刻卻無言可說。碧玉窗簾底下,似乎還能感受到過去的情景,但已經模糊不清。這種對過去的回憶和無法言說的感受,表達了對流逝時光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感慨。
詩的后半部分,通過描寫榴花、金刀、艾草等元素,將過去的往事再度拉回到詩人的思緒中。然而,過去的約定已經失去了依據,只剩下回憶。詩人身處畫樓深處,仿佛是一個孤獨的存在,內心的思緒聚集在翠眉之間。
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,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過往歡樂的思考與感慨。詩人通過描繪夏日景象和回憶過去,傳達出對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的感悟,以及對人生經歷和情感的回顧與思考。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情感表達和景物描寫,展現出宋代文人對生命和時光的深刻思考,同時也喚起讀者對自己人生經歷的思考和回憶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