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永遇樂(陪程金溪躍馬用其韻) / 作者:趙彥端 |
杜曲桑麻,灞橋風雪,歸夢無路。
馬健凌秋,人間玩日,聊用寬遲暮。
搖搖羽扇,翩翩鳧舄,勝處恍疑仙去。
笑相看,風林露草,古來有誰知趣。
黃公壚下,山陰亭畔,歲月著鞭如騖。
出塞功名,入關游說,紙上俱難據。
論詩說劍,尊前風味,天巧卻容人覷。
問少陵,酣歌拓戟,為誰獻賦。
|
|
永遇樂(陪程金溪躍馬用其韻)解釋: 《永遇樂(陪程金溪躍馬用其韻)》是宋代趙彥端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杜曲桑麻,灞橋風雪,
歸夢無路。馬健凌秋,
人間玩日,聊用寬遲暮。
搖搖羽扇,翩翩鳧舄,
勝處恍疑仙去。
笑相看,風林露草,
古來有誰知趣。
黃公壚下,山陰亭畔,
歲月著鞭如騖。
出塞功名,入關游說,
紙上俱難據。
論詩說劍,尊前風味,
天巧卻容人覷。
問少陵,酣歌拓戟,
為誰獻賦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為主題,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紛繁的思考和感嘆。
詩的開頭描繪了杜曲桑麻和灞橋的風雪景象,暗示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人生的艱辛。接著,詩人提到歸夢無路,馬健凌秋,意味著他回不到過去的夢境,時間已經推進,人生已進入晚年。
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詩人在人間度過晚年,似乎悠然自得地玩耍著,但實際上只是為了消磨時間。搖搖羽扇,翩翩鳧舄,將自己的境遇比作仙人,暗示了他的生活如同仙境般虛幻而空靈。
詩人笑相看,觀察著風林露草,意味著他對人生的領悟和對世俗的冷眼旁觀,認為古往今來,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人生的真諦。
接下來的兩句提到黃公壚和山陰亭,表達了歲月如飛馳的鞭子一樣,無情地驅使著人們。出塞功名和入關游說都是指詩人曾經在邊塞立下功名,后來進入中原游說,但紙上的功名和游說都難以實現。
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詩和劍的論述,說詩和劍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風味才能被人所欣賞,意味著他對自己的才華和境遇有一定的自信。問少陵,酣歌拓戟,為誰獻賦,是詩人對少陵的問候,詢問他為誰而作詩,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思考和對文學價值的追求。
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生經歷為線索,通過描繪詩人的思考和感慨,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對文學創作和人生價值的追求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