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虞美人 / 作者:趙彥端 |
凌虛風馬來無跡。
水凈山光出。
松間孤鶴睡殘更。
喚起緱簫飛去、與云平。
新亭聊共豐年悅。
一醉中秋月。
江山擬作畫圖臨。
樂府翻成終勝、寫無聲。
|
|
虞美人解釋: 《虞美人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,作者是趙彥端。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凌虛風馬來無跡,水凈山光出。
松間孤鶴睡殘更,喚起緱簫飛去,與云平。
新亭聊共豐年悅,一醉中秋月。
江山擬作畫圖臨,樂府翻成終勝,寫無聲。
中文譯文:
風馬凌虛來無痕跡,水清山光顯出。
松林中孤鶴沉睡至深夜,喚醒了在云中飛翔的簫聲,與云平齊。
在新亭上共享著豐年的喜悅,醉臥于中秋的明月下。
江山景色如同畫圖臨摹一般,這樂府詩轉變成了最終的勝利,描寫了無聲的美景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,通過描繪大自然中的風、水、山、松林和孤鶴,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與感悟。
詩的開頭寫道:“風馬凌虛來無痕跡,水清山光顯出”,形容風馬凌空而來,沒有留下痕跡,水清山光漸次出現。這種寫景的手法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與美麗。
接下來,詩人描述了松林中孤鶴沉睡至深夜,簫聲喚醒了它。這里通過描寫孤鶴的沉睡和簫聲的呼喚,將自然景觀與音樂相結合,給人帶來一種寧靜與祥和的感覺。
在詩的后半部分,詩人描述了在新亭上共享豐年的喜悅,醉臥于中秋的明月下。這里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,人們在美景中共享歡樂,與自然融為一體。
最后兩句“江山景色如同畫圖臨摹一般,這樂府詩轉變成了最終的勝利,描寫了無聲的美景”,表達了詩人對景物的繪畫效果的追求,將樂府詩轉化為了最終的勝利,以寫無聲的方式描繪了美景。
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基調,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環境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,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。這首詩詞以其優美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,給人帶來了一種寧靜與美好的感覺,展示了宋代詩詞的獨特魅力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