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月中仙(送杜仲微赴闕) / 作者:趙彥端 |
露醑無情,送長歌未終,已醉離別。
何如暮雨,釀一襟涼潤,來留佳客。
好山侵座碧。
勝昨夜、疏星淡月。
君欲翩然去,人間底許,員嶠問帆席。
詩債酒病非疇昔。
賴親朋對影,且慰良夕。
風流雨散,定幾回腸斷,能禁頭白。
為君煩素手,薦碧藕、輕絲細雪。
去去江南路,猶應水云秋共色。
|
|
月中仙(送杜仲微赴闕)解釋: 《月中仙(送杜仲微赴闕)》是宋代趙彥端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露醑無情,送長歌未終,已醉離別。
何如暮雨,釀一襟涼潤,來留佳客。
好山侵座碧。
勝昨夜、疏星淡月。
君欲翩然去,人間底許,員嶠問帆席。
詩債酒病非疇昔。
賴親朋對影,且慰良夕。
風流雨散,定幾回腸斷,能禁頭白。
為君煩素手,薦碧藕、輕絲細雪。
去去江南路,猶應水云秋共色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趙彥端送別杜仲微赴京城任職的情景。詩人用細膩的筆觸表達了自己對友人離別的感慨和祝福。
首句"露醑無情,送長歌未終,已醉離別"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無奈和惋惜之情。詩人以"露醑"比喻離別之情,意味著露水清冷而無情。送別之時,友人尚未唱完長歌,但已經醉倒,離別的場面令人感傷。
接下來的句子"何如暮雨,釀一襟涼潤,來留佳客",詩人以暮雨的形象形容自己的心境。他希望能釀造出一襟涼爽的情感,留住友人作為美好的客人。
"好山侵座碧"一句形容了詩人所處的環境,山巒碧綠侵入了座位之間。這里的景色美麗迷人,與前面的離別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"勝昨夜、疏星淡月"描繪了前一晚上的美景,星星稀疏,月色淡薄。這里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離去感到的愁緒和不舍。
"君欲翩然去,人間底許,員嶠問帆席"表達了友人杜仲微即將離去的決心和詩人對他的期望。友人即將揚帆啟程,詩人希望他在人間能有所成就,到達目的地后能夠受到歡迎和接待。
"詩債酒病非疇昔"一句暗示了詩人自己的困擾。他感慨自己深陷于詩文、債務和疾病之中,與過去的情景不再相同。
"賴親朋對影,且慰良夕"表達了詩人對親朋好友的依賴和對友人離去后夜晚的寂寥之感。他希望在夜晚能與親朋好友相聚,互相慰藉。
"風流雨散,定幾回腸斷,能禁頭白"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離別之痛的感慨。風流雨散意味著友人離去后,風景逐漸散去,雨水也停止,表達了詩人心情的變化。腸斷表示內心的痛苦,也暗示了詩人的年歲已長,頭發已經變白。
"為君煩素手,薦碧藕、輕絲細雪"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。他希望能為友人獻上美好的事物,如碧藕、輕絲、細雪,以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。
"去去江南路,猶應水云秋共色"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送行祝福。他希望友人能平安地前往江南,與江南的水、云、秋景融為一體,共同創造出美好的色彩。
整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,通過描繪自然景色、表達內心情感和祝福的方式,展現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不舍之情和對友人未來的期盼。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,將內心情感與自然景色相結合,營造出一種溫婉而深情的氛圍。這首詩詞既表達了作者個人的情感體驗,又展現了宋代文人對友情和離別的共同主題的關注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