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桃源憶故人 / 作者:趙彥端 |
修檐墮玉欺窗竹。
獨坐冷云堆屋。
此味與誰同宿。
幾寸東齋燭。
煙鬟霧鬢春山曲。
好夢淺愁相續。
那慰沈腰如束。
歌意燈前足。
|
|
桃源憶故人解釋: 《桃源憶故人》是宋代趙彥端所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修脊檐,玉簪墮落,欺騙了窗外的竹子。
獨自坐在寒冷的云堆之中。
這種滋味,與誰一同度宿?
東齋的燭光,只有幾寸長。
煙霧繚繞,如同女子的薄霧盤繞在春山間。
美好的夢境和淺淺的憂愁相繼而至。
沒有人能安慰沉重的腰肢,如束縛一般。
在燈前唱出的歌意,足以表達內心的情感。
詩意:
這首詩詞以寂寥的意境表達了孤獨和思念之情。詩中描繪了修脊檐、玉簪墮落和欺騙窗外竹子的場景,通過寒冷的云堆和獨自坐著的形象,表達了主人公的孤獨感。詩人通過自問“這種滋味,與誰一同度宿?”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,同時也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無奈。詩中還描繪了煙霧繚繞的春山和美好的夢境,以及內心的淺淺憂愁和沉重的腰肢,表達了情感的糾結和無法得到寬慰的心境。最后,詩詞以唱出的歌意在燈前表達了內心的情感,傳達了詩人的心聲。
賞析:
《桃源憶故人》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,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。詩中的意象描繪了修脊檐、玉簪墮落和窗外竹子,以及獨自坐在寒冷的云堆之中的場景,給人一種寂寥和孤獨的感覺。通過表達對故人的思念和對孤獨的感受,詩人展現了內心的糾結和無奈。同時,詩中的煙霧、春山、夢境等意象也增添了詩詞的藝術氛圍,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那種濃郁的情感和內心的痛楚。最后,詩人以唱出的歌意在燈前表達內心的情感,使整首詩詞更富有韻味和感染力。
總體而言,這首詩詞通過精煉的語言和意象描繪,表達了作者對故人的思念和內心的孤獨之情,同時展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無奈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