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次韻黃魯直赤目 / 作者:蘇軾 |
誦詩得非子夏學,紬史正作丘明書。
天公戲人亦薄相,略遣幻醫(yī)生明珠。
賴君年來屏鮮腴,百千燈光同一如。
書成自寫蠅頭表,端就君王覓鏡湖。
|
|
次韻黃魯直赤目解釋:
《次韻黃魯直赤目》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創(chuàng)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詩詞的中文譯文:
誦詩得非子夏學,
紬史正作丘明書。
天公戲人亦薄相,
略遣幻醫(yī)生明珠。
賴君年來屏鮮腴,
百千燈光同一如。
書成自寫蠅頭表,
端就君王覓鏡湖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的表面意義較為晦澀,需要通過深入解讀才能理解其詩意。蘇軾以詩人的自嘲姿態(tài),表達了對自己詩作的反思和對時光流轉(zhuǎn)的感慨。
詩的開篇"誦詩得非子夏學,紬史正作丘明書",表明蘇軾對自己的詩作有所質(zhì)疑,他認為自己的詩才并不像子夏那樣出色,而只是平庸之作。這種自我懷疑和自嘲體現(xiàn)了蘇軾的謙遜與自省。
接下來的"天公戲人亦薄相,略遣幻醫(yī)生明珠",可以理解為蘇軾對天道和命運的揶揄。他認為天道對人類的命運安排是戲弄和嘲弄的,就像是以微不足道的東西來交換珍貴的明珠一樣。
繼之的"賴君年來屏鮮腴,百千燈光同一如",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黃魯直品德高潔的贊揚。黃魯直積年來一直保持著清廉的品行,沒有沾染世俗的污點。他的品行就如同燈火一樣,照亮了周圍的環(huán)境,也使得作者在這紛繁世界中感到溫暖和寧靜。
最后兩句"書成自寫蠅頭表,端就君王覓鏡湖",描繪了蘇軾為了表達自己的心聲而寫下這首詩。他以一種微小的形式,以蠅頭之表來呈現(xiàn)自己的思考和感慨。鏡湖指的是蘇軾所在的地方。通過這樣的表達,他希望君王能夠在瑣碎之事中發(fā)現(xiàn)他真實的想法和情感。
總體而言,這首詩詞通過自我嘲諷和對友人的贊揚,表達了蘇軾對自己詩才和人生經(jīng)歷的思考。通過微小的形式,他傳遞了自己的心聲和希望,以此表達對時光流轉(zhuǎn)和命運的感慨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