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到潁未幾公帑已竭齋廚索然戲作數句 / 作者:蘇軾 |
我昔在東武,吏方謹新書。
齋空不知春,客至先愁予。
采杞聊自誑,食菊不敢余。
歲月今幾何,齒發日向疏。
幸此一郡老,依然十年初。
夢飲本來空,真飽竟亦虛。
尚有赤腳婢,能烹赪尾魚。
心知皆夢耳,慎勿歌歸歟。
|
|
到潁未幾公帑已竭齋廚索然戲作數句解釋:
《到潁未幾公帑已竭齋廚索然戲作數句》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。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:
我曾在東武時,作為官員,勤奮地寫新書。
齋房空空,不知道春天到來,客人來了我反而感到憂愁。
摘采杞子只是自我欺騙,品嘗菊花卻不敢多吃。
歲月如今已經過去多少,牙齒漸漸稀疏。
幸好我還在這個郡城中,依然像是十年前剛開始。
夢中的飲食本來是空的,實際上吃飽了也是虛幻的。
還有個赤腳的仆人,會烹飪赪尾魚。
心中明白這都是夢幻的事,謹慎地不要唱起歸鄉之歌啊。
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虛幻的思考。作者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在東武的經歷,他勤奮地寫書,但如今齋房空蕩蕩,他不知道春天的到來,反而感到憂愁。他摘采杞子和品嘗菊花的行為,表明他只是自我欺騙,無法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。歲月已經過去很多,他的牙齒逐漸稀疏,但他慶幸自己還在這個郡城中,仿佛時間回到了十年前的初時。然而,他認識到夢中的飲食只是虛幻的,即使吃飽了也仍然感到空虛。他提到一個赤腳的仆人烹飪赪尾魚,這可能象征著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和細節,但他明白這一切都是夢幻的,因此警告自己不要唱起歸鄉之歌,不要過于陶醉于虛幻的幻想。
整體上,這首詩詞以獨特的語言描繪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虛幻。蘇軾通過對自身經歷和感悟的描繪,表達了對現實和生命的深思,呼吁人們要珍惜當下,不要過于追求虛幻的幻想,而是要保持清醒的思考和對真實生活的珍視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