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戀繡衾 / 作者:蔣捷 |
蒨金小袖花下行。
過橋亭、倚樹聽鶯。
被柳線、低縈鬢,紺云垂、釵鳳半橫。
紅薇影轉晴窗晝,漾蘭心、未到繡絣。
奈一點、春來恨,在青蛾、彎處又生。
|
|
戀繡衾解釋: 《戀繡衾》是宋代詩人蔣捷創作的一首詞。以下是對該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譯文:
蒨金小袖花下行。
過橋亭、倚樹聽鶯。
被柳線、低縈鬢,
紺云垂、釵鳳半橫。
紅薇影轉晴窗晝,
漾蘭心、未到繡絣。
奈一點、春來恨,
在青蛾、彎處又生。
詩意:
這首詞以描寫女性戀人思念之情為主題。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女子穿著金色小袖,走在繡花下的情景。她經過橋亭,在樹下倚著聽著鶯鳥的歌聲。她的發絲被柳絮纏繞,低垂在她的鬢邊,頭上掛著一條藍色云彩般的頭飾。紅色的薇花的影子在晴朗的窗戶上搖曳,她的心情如同水中的蘭花一般漣漪不定。然而,這一絲春意帶來了無盡的思念之情,在她的眉彎處重新萌生。
賞析:
《戀繡衾》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婉約的語言,刻畫了女子對戀人的思念之情。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,展現了女子內心的情感起伏和糾結。金色小袖、繡花、橋亭、鶯鳥、柳絮、紅薇花、窗戶等形象細膩而生動,勾勒出了一幅迷人的畫面。
詞的前半部分描寫了女子行走在花下的情景,展現了她的美麗和婉約。而后半部分則通過描寫她的發絲、頭飾、窗戶上的影子等細節,表達了她內心的情感。詞的結尾,以“奈一點、春來恨,在青蛾、彎處又生”,表達了女子對戀人的思念之情,同時也透露出一絲心靈的痛苦和糾結。
整首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,展示了宋代詞的特色。它通過對細節的把握和意象的運用,表達了深沉的情感和內心的痛苦。詞中的畫面感和意象化的表達方式,使得讀者可以在想象中感受到女子思念之情的細膩與婉約,產生共鳴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