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晝錦堂(荷花) / 作者:蔣捷 |
染柳煙消,敲菰雨斷,歷歷猶寄斜陽。
掩冉玉妃芳袂,擁出靈場。
倩他鴛鴦來寄語,駐君舴艋亦何妨。
漁榔靜,獨奏棹歌,邀妃試酌清觴。
湖上云漸暝,秋浩蕩,鮮風支盡蟬糧。
贈我非環非佩,萬斛生香。
半蝸茅屋歸吹影,數螺苔石壓波光。
鴛鴦笑,何似且留雙楫,翠隱紅藏。
|
|
晝錦堂(荷花)解釋: 詩詞:《晝錦堂(荷花)》
朝代:宋代
作者:蔣捷
染柳煙消,敲菰雨斷,歷歷猶寄斜陽。
掩冉玉妃芳袂,擁出靈場。
倩他鴛鴦來寄語,駐君舴艋亦何妨。
漁榔靜,獨奏棹歌,邀妃試酌清觴。
湖上云漸暝,秋浩蕩,鮮風支盡蟬糧。
贈我非環非佩,萬斛生香。
半蝸茅屋歸吹影,數螺苔石壓波光。
鴛鴦笑,何似且留雙楫,翠隱紅藏。
中文譯文:
綠柳染上煙消,菰草被雨打斷,歷歷依然寄托著斜陽。
玉妃的芳袂掩藏著,從靈場中擁出。
我借鴛鴦來傳達寄語,停泊在你的舴艋也無妨。
漁榔靜靜地,我獨奏著篙歌,邀請妃子品嘗清酒。
湖面上的云漸漸暗淡,秋天遼闊無邊,鮮風已盡蟬的食糧。
贈我一些非環非佩的東西,那是萬斛香料的來源。
我住在半個蝸牛般的茅屋中,吹拂水面的影子,幾顆螺和苔石壓住波光。
鴛鴦在笑,為何不留下雙楫,讓翠綠隱匿紅花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湖畔的景色,以及詩人與玉妃之間的情感。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內心情感,展現了宋代詩歌的特點和意境。
詩的前兩句描述了綠柳和菰草在煙雨中的景象,把讀者帶入了詩人的視角。接著,詩人使用了玉妃的形象,將她的芳袂掩藏在靈場之中,展示了一種神秘和高貴的氛圍。
詩的下半部分,詩人借鴛鴦傳達寄語,表達了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。他邀請妃子共飲清酒,表示對她的傾慕和渴望。
詩的末尾,詩人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環境,半蝸牛般的茅屋和螺和苔石,給人以樸素和淡泊的感覺。最后一句"鴛鴦笑,何似且留雙楫,翠隱紅藏"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留戀之情。
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為主線,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,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,將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景觀相融合,展現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審美追求。這首詩在宋代詩歌中有著獨這首詩詞《晝錦堂(荷花)》是宋代蔣捷創作的,描繪了一個湖畔的景色以及詩人與玉妃之間的情感。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染柳煙消,敲菰雨斷,歷歷猶寄斜陽。
綠柳被煙霧染得消融,菰草被雨打斷,歷歷依然承載著斜陽的寄托。
掩冉玉妃芳袂,擁出靈場。
玉妃隱約掩藏著香袂,從靈場中輕輕披散出來。
倩他鴛鴦來寄語,駐君舴艋亦何妨。
借助鴛鴦傳遞我的話語,停泊在你的小船上也無妨。
漁榔靜,獨奏棹歌,邀妃試酌清觴。
湖邊的竹林靜靜無聲,我獨自奏起劃船的歌曲,邀請妃子一起品嘗清酒。
湖上云漸暝,秋浩蕩,鮮風支盡蟬糧。
湖面上的云漸漸暗淡,秋天廣袤無邊,鮮風已停,蟬聲漸消。
贈我非環非佩,萬斛生香。
給我一些非環非佩的東西,那是萬斛香料的來源。
半蝸茅屋歸吹影,數螺苔石壓波光。
我住在半個蝸牛般的茅屋中,微風吹拂水面的倒影,幾顆螺和苔石壓制著波光。
鴛鴦笑,何似且留雙楫,翠隱紅藏。
鴛鴦在笑,為何不留下雙槳,把翠綠隱匿于紅花之間。
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為主題,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。詩人通過描寫綠柳被煙霧染消、菰草被雨打斷等自然景象,營造出湖畔的寂靜氛圍。與此同時,詩人以玉妃的形象和鴛鴦的寄語,表達了對心上人的思念和傾慕之情。
詩的后半部分,詩人描繪了自己質樸的生活環境,半個蝸牛般的茅屋和螺和苔石,展現了一種淡泊和寧靜的心境。最后一句"鴛鴦笑,何似且留雙楫,翠隱紅藏"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留戀之情。
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為主線,將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景觀相融合,展現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審美追求。這首詩在宋代詩歌中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,給人以深邃的思考和回味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