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壬寅重九不預會獨游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 / 作者:蘇軾 |
花開酒美盍不歸,來看南山冷翠微。
憶弟淚如云不散,望鄉心與雁南飛。
明年縱健人應老,昨日追歡意正違。
不問秋風強吹帽,秦人不笑楚人譏。
|
|
壬寅重九不預會獨游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解釋:
《壬寅重九不預會獨游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》是蘇軾的一首詩,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花開酒美盍不歸,
來看南山冷翠微。
憶弟淚如云不散,
望鄉心與雁南飛。
明年縱健人應老,
昨日追歡意正違。
不問秋風強吹帽,
秦人不笑楚人譏。
詩意:
這首詩是蘇軾在壬寅年(宋仁宗皇祐二年,公元1092年)重九節當天,獨自游覽普門寺僧閣時,產生的一種感懷之情。詩人在一片花開美酒香的環境中,卻感嘆自己無法久留,只能來此一游。他眺望著南山,感受著山色的清冷和微妙之美。同時,他又懷念起遠在他鄉的弟弟,淚水如云般涌上心頭,難以散去。詩人眺望著遠方的故鄉,心靈與南飛的雁一同飛翔,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。然而,詩人深知時間的無情,明年即便身體健壯,也會漸漸老去。回想起昨天的歡樂,卻發現追逐歡樂的心意已經失去了。詩人以此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。最后兩句是對時事和地域之間的爭論的回應,詩人表達了不愿過多關心世俗之事,不愿追求虛名的態度。
賞析:
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,表達了詩人對家鄉、親情和時光流轉的思念之情。詩人通過描繪花開、南山和雁飛等景物,營造了一種清新、寂靜的氛圍。在這樣的環境中,詩人抒發了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,同時也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。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情的筆觸,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。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爭議的淡然態度,不愿糾纏于紛擾的爭論之中,堅持自己的信念和情感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感情真摯,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