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大滌山 / 作者:葉紹翁 |
倦身只欲臥林丘,羽客知心解款留。
泉溜涓涓中夜雨,天風凜凜四時秋。
虎巖月澹迷仙路,龍洞云深透別州。
九鎖青山元不鎖,碧桃開后更來游。
|
|
大滌山解釋: 《大滌山》是宋代文學家葉紹翁所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倦身只欲臥林丘,
羽客知心解款留。
泉溜涓涓中夜雨,
天風凜凜四時秋。
虎巖月澹迷仙路,
龍洞云深透別州。
九鎖青山元不鎖,
碧桃開后更來游。
詩意:
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葉紹翁在大自然中追求自由與寧靜的心境。詩人倦了,只想躺在林丘上休息,他知道只有志同道合的羽客才能理解他的心情而留下來。夜晚的雨水如同溪流一般細細流淌,寒風凜冽,四季都感受到了秋的氣息。虎巖的月色暗淡,使仙路變得迷茫,龍洞中的云霧深沉,透過它們可以看到別處的州縣。九鎖青山固然無法束縛住他的身心,而在碧桃花開之后,他將繼續漫游。
賞析:
《大滌山》以簡練而意境深遠的語言,描繪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自由的心境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色描寫,如林丘、中夜雨、天風、虎巖、龍洞等,展現了大自然的壯美和神秘感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,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情感和追求,展現了對自由和寧靜的向往。
詩中還出現了羽客這一詞語,指的是志同道合、心靈相通的朋友。這暗示了詩人對于真摯友誼的渴望,希望能夠與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分享自然的美好和自由的追求。
整首詩以秋天為背景,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,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,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追求自由的心境。最后兩句“九鎖青山元不鎖,碧桃開后更來游”,表達了詩人不受世俗束縛的意愿,他將繼續漫游,追求更廣闊的世界。
總之,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,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、對自由的向往和對真摯友誼的渴望,展現了詩人獨立自由的精神追求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