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奉和陳賢良 / 作者:蘇軾 |
不學孫吳與六韜,敢將駑馬并英豪。
望窮海表天還遠,傾盡葵心日愈高。
身外浮名休瑣瑣,夢中歸思已滔滔。
三山舊是神仙地,引手東來一釣鰲。
|
|
奉和陳賢良解釋:
《奉和陳賢良》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不學孫吳與六韜,
敢將駑馬并英豪。
望窮海表天還遠,
傾盡葵心日愈高。
身外浮名休瑣瑣,
夢中歸思已滔滔。
三山舊是神仙地,
引手東來一釣鰲。
詩意:
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軾對自己的思考和追求。他自稱不學習孫臏、吳起以及《六韜》等兵法名家,卻敢將平庸的駑馬與英勇的豪馬并列,表達了他不愿墨守成規,敢于突破傳統思維的態度。他望著遼闊無垠的海洋和高遠的天空,意味著自己的追求不受局限,遠遠超越塵世的局限。他傾盡自己的心力,不斷追求卓越和高遠的境界。他認為追逐虛名和名利是瑣碎的,而他在夢中的回憶和思考卻源源不斷,如滔滔江水一般。最后,他提到了三山,指的是東海的蓬萊、方丈和瀛洲,這些傳說中的神仙居所。他引用這個典故來表達自己的追求,表示自己像神仙一樣,引手東來,只釣一只巨大的鰲魚,意味著他追求的是非凡的成就。
賞析:
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的豪情壯志和對高遠境界的追求。他以自己不拘一格的態度,敢于將平庸與卓越并列,表達了對創新和突破傳統的渴望。他望著無垠的海洋和高遠的天空,表達了對無限可能性的向往。他以詩中的葵心形象,象征自己傾注的心力和追求的高度。他對浮名和名利的嗤之以鼻,認為那些都是瑣碎的事物,而自己在夢中的回憶和思考卻是源源不斷的,具有深遠的意義。最后,他以引手東來一釣鰲的比喻,表達了自己的追求非同尋常,渴望在人生的舞臺上取得卓越的成就。
這首詩詞體現了蘇軾豪放不羈的個性和對高遠境界的追求,同時也反映了他對傳統的反叛和對自由思考的追求。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傳說故事的運用,他以獨特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,展現了他作為一位文學家和思想家的獨特風采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