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寓居·其二 / 作者:葉紹翁 |
無酒難留客,借書方入城。
洗衣知水落,貪睡畏窗明。
野竹藤纏殺,枯枝草寄生。
十年林下隱,差覺世緣輕。
|
|
寓居·其二解釋: 《寓居·其二》是宋代文學家葉紹翁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無酒難留客,
沒有酒難以招待客人,
借書方入城。
只有借書才能進城。
洗衣知水落,
洗衣服時知道水已經落下,
貪睡畏窗明。
貪睡者怕明亮的窗戶。
野竹藤纏殺,
野生的竹子和藤蔓糾纏相殺,
枯枝草寄生。
枯死的樹枝和草寄生生長。
十年林下隱,
十年來隱居在樹林下,
差覺世緣輕。
對世間的緣分感到漠然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詞以寓居為主題,表達了作者葉紹翁對自然生活和隱居的向往,以及對塵世的冷漠和厭倦之情。
首兩句"無酒難留客,借書方入城"描繪了主人無酒招待客人的窘境,只有憑借借書的機會才能進城。這里酒和書都代表著文化和人情,作者通過對待客人的態度和讀書的欲望,表達了自己對文化的重視和對人際關系的思考。
接下來的兩句"洗衣知水落,貪睡畏窗明"描述了作者洗衣服時水已經落下,貪睡的人卻害怕光線明亮。這里通過描寫生活中的瑣事,表達了作者對安靜、簡樸生活的追求,貪睡者畏懼光明,意味著作者對追求光明、明理的人生態度的嫌棄。
最后兩句"野竹藤纏殺,枯枝草寄生。十年林下隱,差覺世緣輕"描繪了野竹和藤蔓的斗爭,以及枯死的樹枝上寄生的草。這里通過自然界中的景象,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俗和人際關系的疏離和冷漠。"十年林下隱"說明作者長期隱居在樹林中,對于世俗的紛爭和人際關系的牽絆感到疲倦和淡漠。
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,描繪了作者對于安靜、簡樸生活的向往,以及對于塵世的冷漠和厭倦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,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內心平靜和超脫世俗的心理狀態。同時,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種特點,即對于時世的疏離和對于自然生活的向往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