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垂絲釣(鄧端友席上贈呂倩倩) / 作者:楊無咎 |
玉纖半露。
香檀低應鼉鼓。
逸調響穿空,云不度。
情幾許。
看兩眉碧聚。
為誰訴。
聽敲冰戛玉。
恨云怨雨。
聲聲總在愁處。
放杯未舉。
傾坐驚相顧。
應也腸千縷。
人欲去。
更畫檐細雨。
|
|
垂絲釣(鄧端友席上贈呂倩倩)解釋: 垂絲釣(鄧端友席上贈呂倩倩)
玉纖半露。香檀低應鼉鼓。
逸調響穿空,云不度。情幾許。
看兩眉碧聚。為誰訴。
聽敲冰戛玉。恨云怨雨。
聲聲總在愁處。放杯未舉。
傾坐驚相顧。應也腸千縷。
人欲去。更畫檐細雨。
譯文:
玉纖半露,香檀低垂,應和著鼉鼓的聲音。
逸調響徹空中,云卻不移動。情感多少?
看著你的雙眉青翠相聚,為了誰而傾訴?
聽著冰碰撞玉的聲音,恨逢上云雨的阻礙。
聲聲都在愁苦之中,放下酒杯未舉。
傾身坐下,驚訝地相互對望。也許是腸子千縷。
人欲要離去,更加畫上屋檐上飄灑的細雨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是宋代楊無咎寫給鄧端友席上贈呂倩倩的作品。詩中以垂絲釣的景象為背景,通過描寫琴聲、云雨、愁苦等意象,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。
詩中的玉纖、香檀、鼉鼓等形象,給人以美好的視覺和聽覺感受,營造了一種寧靜而優雅的氛圍。逸調響徹空中,云卻不度,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不安。詩人通過描寫眉目碧聚、冰碰撞玉等細節,表達了對某人的思念和傾訴。而最后的“人欲去,更畫檐細雨”,則暗示了離別的情感。
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呂倩倩的思念之情,通過琴聲、云雨等意象的描繪,營造出一種美好而憂傷的氛圍,給人以深深的感動和思考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