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水調歌頭(次向薌林韻) / 作者:楊無咎 |
閏余有何好,一歲兩中秋。
霽云卷盡,依舊銀漢截天流。
長記薌林堂上,靜對小山叢桂,尊俎許從游。
遙想此時興,不減上南樓。
引玉觴,看金餅,水云頭。
醉聽哦響,寧羨王粲賦荊州。
此夕翻成愁絕,未斫廣寒丹桂,猶衣敝貂裘。
萬事付談笑,斗酒且寬憂。
|
|
水調歌頭(次向薌林韻)解釋: 《水調歌頭(次向薌林韻)》是宋代楊無咎創作的一首詩詞。詩中表達了詩人對閏余時節的無奈和思念之情。
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:
閏余有何好,一歲兩中秋。
霽云卷盡,依舊銀漢截天流。
長記薌林堂上,靜對小山叢桂,尊俎許從游。
遙想此時興,不減上南樓。
引玉觴,看金餅,水云頭。
醉聽哦響,寧羨王粲賦荊州。
此夕翻成愁絕,未斫廣寒丹桂,猶衣敝貂裘。
萬事付談笑,斗酒且寬憂。
詩意和賞析:
詩詞以描繪閏余時節的凄涼和思念之情為主題,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望。
詩詞開篇以問句“閏余有何好”引出了詩人對于這個時節的疑問和無奈之情。接著,詩人通過描繪夜空中的銀漢流星和薌林堂上的景色,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記憶和思念之情。
后半部分的詩詞以“遙想此時興,不減上南樓”為中心,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歡樂時光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望。詩人通過引玉觴、看金餅等描寫,展示了詩人對美酒佳肴的向往和對快樂生活的追求。
最后兩句“此夕翻成愁絕,未斫廣寒丹桂,猶衣敝貂裘。萬事付談笑,斗酒且寬憂。”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生活的看法和態度。詩人認為人生萬事皆可化解于談笑之中,暫時忘卻煩惱,享受飲酒的樂趣。
整首詩詞以婉約清麗的語言描繪了閏余時節的凄涼和思念之情,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望。通過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快樂生活的追求,詩人表達了對于現實生活的積極態度。整首詩詞情感真摯,意境優美,富有詩意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