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點絳唇(和向薌林木犀) / 作者:楊無咎 |
借問嫦娥,當初誰種婆娑樹。
空中呈露。
不墜凡花數。
卻愛薌林,便似蟾宮住。
清如許。
醉看歌舞。
同在高寒處。
|
|
點絳唇(和向薌林木犀)解釋: 這首詩詞《點絳唇(和向薌林木犀)》是宋代詩人楊無咎創作的。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:
借問嫦娥,當初誰種婆娑樹。
我想問問嫦娥,當初是誰在這婆娑的地方種下這棵樹。
婆娑樹是指美麗的女子,這里暗指作者所仰慕的女子。
空中呈露。不墜凡花數。
空中的露珠晶瑩剔透,不下凡間花朵的數量。
這里作者用露珠來比喻女子的美麗,說她的美麗超越了常人,如同天上的露珠般珍貴。
卻愛薌林,便似蟾宮住。清如許。
但是她卻寵愛薌林,就像是住在蟾宮一般。
這里薌林可能指的是一個幽靜的地方,與蟾宮相對,表示女子高雅清幽的性格和生活方式。
醉看歌舞。同在高寒處。
陶醉地觀看歌舞,共處在高寒之地。
這句表達了作者對女子高潔美麗、令人陶醉的情感,同時也可能隱含了對女子高貴出眾的身份地位的向往。
這首詩詞充滿了宋代詩歌的特點,包括婉約、抒懷、崇尚女性之美等元素。通過嫦娥、婆娑樹、薌林、蟾宮等意象的運用,詩人抒發了對美麗女子的贊美和仰慕之情。整首詩以清新、高遠、陶醉的筆調,表達了作者對女子美麗的謳歌,以及對高貴、高潔、高雅生活的向往。這是一首充滿詩意的愛情詩,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,將美麗女子與自然相融合,展現出深沉的情感和文學藝術的魅力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