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白鶴峰新居欲成,夜過西鄰翟秀才,二首 / 作者:蘇軾 |
甕間畢卓防偷酒,壁後匡衡不點燈。
待鑿平江百尺井,要分清暑一壺冰。
佐卿恐是歸來鶴,次律寧非過去僧。
他日莫尋王粲宅,夢中來往本何曾。
|
|
白鶴峰新居欲成,夜過西鄰翟秀才,二首解釋:
詩詞:《白鶴峰新居欲成,夜過西鄰翟秀才,二首》
甕間畢卓防偷酒,
壁后匡衡不點燈。
待鑿平江百尺井,
要分清暑一壺冰。
佐卿恐是歸來鶴,
次律寧非過去僧。
他日莫尋王粲宅,
夢中來往本何曾。
中文譯文:
白鶴峰上新的住處即將建成,
夜晚經過西鄰的翟秀才家,寫兩首詩。
甕間里畢卓小心防備偷喝酒,
壁后的匡衡不點燈。
等待挖掘平江的百尺深井,
打算分清寒暑用來冷藏一壺冰。
佐卿恐怕是回來的仙鶴,
次律寧非過去的僧侶。
將來請不要去尋找王粲的住宅,
那只存在于夢中的往來如何曾有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是蘇軾的作品,通過描繪自己新居和鄰居的情景,反映了一種閑適的生活態度和對過去的回憶。詩中的白鶴峰是蘇軾的新居所在地,他正在期待新居的建成。在夜晚過鄰居翟秀才的家時,他寫下了這兩首詩。
第一首詩描述了甕間里的情景,詩人提到自己小心翼翼地防備偷喝酒,而鄰居匡衡卻不點燈,暗指兩人都在享受自己的時光,各有樂趣。
第二首詩提到了挖掘百尺深井的計劃,意圖在井里冷藏一壺冰來應對酷暑。佐卿可能指的是翟秀才,詩人認為他可能是以仙鶴的形態回來的,而次律則指的是僧侶。
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,詩人說不要再去尋找王粲的住宅,因為那只存在于夢中的往來是虛幻的,不曾真實發生過。
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寧靜閑適生活的向往,同時融入了對過去的追憶,表達了對現實和夢幻之間的反思和感慨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