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次韻黃魯直寄題郭明父府推潁州西齋二首 / 作者:蘇軾 |
寂寞東京月旦州,德星無復綴珠旒。
莫嗟平興空神物,尚有西齋接勝流。
春夢屢尋湖十頃,家書新報橘千頭。
雪堂亦有思歸曲,為謝平生馬少游。
|
|
次韻黃魯直寄題郭明父府推潁州西齋二首解釋:
《次韻黃魯直寄題郭明父府推潁州西齋二首》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寂寞東京月旦州,
在東京城中,月亮照耀著旦州,
德星無復綴珠旒。
德星已不再佩戴著華麗的珠寶冠冕。
莫嗟平興空神物,
不要悲嘆平興無奇珍異物品,
尚有西齋接勝流。
仍然有一座西齋迎接勝景流傳。
春夢屢尋湖十頃,
春天的夢境多次尋找湖泊十頃,
家書新報橘千頭。
家書新來報告橘子成千上萬。
雪堂亦有思歸曲,
雪堂中也有懷念歸鄉的曲調,
為謝平生馬少游。
感謝平生少有的馬兒供我游歷。
詩詞中描繪了蘇軾身處東京城的寂寞之感。德星指的是官員的頭銜,珠寶冠冕象征著權勢和榮耀,而詩中提到德星不再綴珠旒,意味著作者的官職已經被剝奪或失去,并感嘆平興地區缺乏奇珍異寶。
然而,詩人仍然寄托希望于西齋,西齋是一座能夠欣賞勝景的地方,詩人寄情于此。接著,詩人描述了春夢中多次尋找湖泊的情景,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。家書的到來報告了豐收的橘子,顯示了家鄉的繁榮和喜悅。
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歸鄉的向往,感謝生平少有的馬兒供他游歷。整首詩詞以寂寞、思鄉的情感為主線,通過對東京城的描繪以及對勝景和家鄉的向往,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歸鄉的渴望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