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探春令 / 作者:楊無咎 |
雪梅風柳,弄金勻粉,峭寒猶淺。
又還近、三五銀蟾滿。
漸玉漏、聲初短。
尊前重約年時伴。
揀燈詞先按。
便直饒、心似蛾兒撩亂。
也有春風管。
|
|
探春令解釋: 《探春令》是宋代詩人楊無咎創作的一首詞,描繪了寒冬時節的景象和人們的情感。以下是這首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**中文譯文:**
雪花像梅花一樣飄落,寒風吹拂著垂柳,使它們金黃勻翠。寒意雖然仍然不深。同時,明亮的月光下,滿天的銀蟾(指月亮)在空中閃爍。玉漏聲漸漸短促。在酒杯前,我們再次聚在一起,約定相伴度過新的一年。我挑選了一首燈謎來解題。我愿意直截了當地告訴你,我內心的熱情就像蛾兒那樣飛揚亂舞。也有管弦伴奏的春風。
**詩意和賞析:**
《探春令》描繪了一個冬日夜晚的景象,充滿了冷寂、靜謐但又不失溫馨的氛圍。詩人通過雪梅風柳、銀蟾等形象的描繪,傳達出冬天的嚴寒,但也展現了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色。
在詩中,雪花飄落像梅花,寒風吹拂下垂柳,創造出一個優美的畫面,這種形象的運用使詩意更加生動。同時,月亮的出現增添了詩篇的浪漫氛圍,銀蟾的形象象征著輝煌的月光,營造了寒冬夜晚的寧靜和美麗。
“玉漏聲漸漸短促”一句,表現出時間的流逝,引導讀者感受到時間的緊迫感,也強調了詩篇的節奏感。
最后,詩人通過詩中人物的交談,展示了人們在這寒冷的季節里互相歡聚,共度新年,以及他心中的情感,這種情感如同蛾兒舞動飛揚,充滿了情感的激情和波動。
整體而言,這首詞以簡潔的語言,生動的描繪,傳達出了冬天夜晚的景象和人情,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交融,展現了冷寂中的溫馨與美麗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