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兩同心 / 作者:楊無咎 |
秋水明眸、翠螺堆發、卻扇坐、羞落庭花,凌波步、塵生羅襪。
芳心發。
分付春風,恰當時節。
漸解愁花怨月。
忒貪嬌劣。
寧寧地、情態于人,惺惺處、語言低說。
相思切。
不見須臾,可堪離別。
|
|
兩同心解釋: 詩詞:《兩同心》
作者:楊無咎(宋代)
秋水明眸、翠螺堆發、卻扇坐、羞落庭花,凌波步、塵生羅襪。芳心發。分付春風,恰當時節。漸解愁花怨月。忒貪嬌劣。寧寧地、情態于人,惺惺處、語言低說。相思切。不見須臾,可堪離別。
**中文譯文:**
秋水明亮的眼眸,翠色的螺鈿盤發,扇子輕輕拂動,害羞地落下庭院的花瓣,行走于水面如履平地,塵埃滋生在羅襪上。芳心蕩漾。吩咐春風,正是時候。逐漸消解了愁思的花與怨恨的月。過于迷戀嬌柔,不愿意表現得過于放松。溫柔地、對人的態度,心領神會的地方、輕聲細語。思念十分切切。轉眼間就不見,可惜分離之事不可避免。
**詩意和賞析:**
這首詩詞表達了深切的相思之情,以及分離帶來的痛苦。詩人通過對女子美麗的描繪,如秋水明亮的眼眸、翠色的盤發等,傳達了他對她的深深的喜愛。在詩中,女子害羞地落下花瓣,象征她也對詩人心生情愫。盡管相隔甚遠,但詩人對春風的吩咐,讓相思之情得以傳達,正如春風能夠把詩人的思念帶給她一樣。
詩中的“漸解愁花怨月”表現了詩人在相思之中逐漸釋放出心中的憂傷,以及對過去的痛苦的排遣。詩人坦率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,承認自己過于迷戀女子的嬌柔之態,但又不愿意表現得過于隨意,顯露出他的紳士風度。
“寧寧地、情態于人,惺惺處、語言低說”這句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待女子的溫柔和細致。他在女子面前表現出溫和的情態,言語輕聲細語,顯露出他對她的關切和愛護。
最后兩句“相思切。不見須臾,可堪離別?!钡莱隽嗽娙说南嗨贾橹钋幸约懊媾R的離別之痛。他深深思念著她,轉瞬即逝,而面對即將到來的分離,不禁感到無比的惋惜和痛苦。
這首詩以其濃烈的情感表達、描寫細膩入微的女子之美,以及對分離痛苦的真切刻畫,展示了宋代楊無咎優美的詩歌才華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