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悼朝云 / 作者:蘇軾 |
苗而不秀豈其天,不使童烏與我玄。
駐景恨無千歲藥,贈行惟有小乘禪。
傷心一念償前債,彈指三生斷后緣。
歸臥竹根無遠近,夜燈勤禮塔中仙。
|
|
悼朝云解釋:
《悼朝云》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譯文:
苗而不秀豈其天,
不使童烏與我玄。
駐景恨無千歲藥,
贈行惟有小乘禪。
傷心一念償前債,
彈指三生斷后緣。
歸臥竹根無遠近,
夜燈勤禮塔中仙。
詩意:
這首詩以悼念的情感表達了對逝去的時光和生命的思考。通過描述自然景物和佛教禪宗的意象,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感慨,以及對過去和未來的思索。
賞析:
首句“苗而不秀豈其天,不使童烏與我玄”以自然界的苗木為喻,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華未能得到充分展示的惋惜之情。苗木雖然生長,卻未能開花結果,作者認為這并非是自己的能力不足,而是天命所限。
接下來的兩句“駐景恨無千歲藥,贈行惟有小乘禪”描繪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悔恨。他意識到景物的變遷是無法阻止的,時間的流逝使得他無法找到延長生命的靈丹妙藥。于是,他將自己的心思寄托于佛教的小乘禪宗,將禪修看作是對時光的回應和超越。
下一句“傷心一念償前債,彈指三生斷后緣”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傷感和對前世因果的思緒。他感嘆人生中的傷痛和悲傷都是前世因果關系的償還,而此時此刻的離別則代表了與過去的聯系斷裂。
最后兩句“歸臥竹根無遠近,夜燈勤禮塔中仙”以自然景物和佛教的意象來寄托對未來的希冀。作者將自己比作歸臥在竹根之下,表示自己已超脫世俗的紛擾,無論遠近都不再重要。夜燈勤禮塔中仙則表達了作者對佛教修行的向往,希望能夠獲得超脫和解脫的境界。
總的來說,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佛教的意象,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感慨,對過去的悔恨和對未來的思索。它通過詩人的個人情感和哲思,傳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超越的渴望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