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驀山溪 / 作者:蔡伸 |
疏梅雪里,已報東君信。
冷艷與清香,似一個、人人標韻。
晚來特地,酌酒慰幽芳,攜素手,摘纖枝,插向烏云鬢。
老來世事,百種皆消盡。
榮利等浮云,謾汲汲、徒勞方寸。
花前眼底,幸有賞心人,歌金縷,醉瑤卮,此外君體問。
|
|
驀山溪解釋: 《驀山溪》是一首宋代詩詞,作者是蔡伸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疏梅雪里,已報東君信。
冷艷與清香,似一個、人人標韻。
晚來特地,酌酒慰幽芳,攜素手,摘纖枝,插向烏云鬢。
老來世事,百種皆消盡。
榮利等浮云,謾汲汲、徒勞方寸。
花前眼底,幸有賞心人,歌金縷,醉瑤卮,此外君體問。
詩意和賞析:
《驀山溪》是一首描繪春景的詩詞,通過描寫梅花的形象,表達了作者對純潔美麗的追求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。
首句“疏梅雪里,已報東君信”,描述了梅花稀疏地開在雪中,象征著堅韌不拔的生命力和對春天的回應。這里的“東君”指的是春天的主宰,也可以理解為上蒼。
接下來的幾句“冷艷與清香,似一個、人人標韻”,通過對梅花的冷艷和清香的描繪,表達了梅花獨特的魅力,使每一個欣賞者都沉醉其中。
“晚來特地,酌酒慰幽芳,攜素手,摘纖枝,插向烏云鬢”,描寫了詩人特意在傍晚時分前來賞花,帶著美酒來慰問那孤寂的花朵。詩人使用了鮮明的動作描寫,將自己摘取的梅花插在長發上,形象生動地展現了他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情感。
“老來世事,百種皆消盡。榮利等浮云,謾汲汲、徒勞方寸”,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。隨著歲月的流逝,一切名利和功成名就都將消失,這些都不過是虛幻的云煙,徒勞地填充了內心的空虛。
最后兩句“花前眼底,幸有賞心人,歌金縷,醉瑤卮,此外君體問”,表達了作者對賞花人的感激之情。在花的美景面前,有人能夠真正欣賞和理解這份美,唱出金色的花絲,陶醉于美酒之中,這使得作者對這位賞花者產生了好奇,想要了解他的感受和見解。
整首詩以梅花為中心,通過描繪梅花的形象和表達對人生的思考,表現了詩人對純潔美麗的追求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,同時也體現了對賞花者的贊美和好奇。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描寫,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之美的敏感和獨特的審美追求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