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南歌子 / 作者:蔡伸 |
蕭寺疏鐘斷,虛堂夜氣清。
涼蟾偏向小窗明。
露井碧梧寒葉、顫秋聲。
幽恨人誰問,孤衾淚獨橫。
此時風月此時情。
擬倩藍橋歸夢、見云英。
|
|
南歌子解釋: 《南歌子》是一首宋代詩詞,作者是蔡伸。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南歌子
蕭寺疏鐘斷,虛堂夜氣清。
涼蟾偏向小窗明。
露井碧梧寒葉、顫秋聲。
幽恨人誰問,孤衾淚獨橫。
此時風月此時情。
擬倩藍橋歸夢、見云英。
中文譯文:
南方的歌謠
蕭寺里疏離的鐘斷,空堂中夜晚的氣息清冷。
涼爽的蟾蜍就偏向著小窗明亮處。
露水滴入井里,碧色的梧桐樹上的葉子,寒冷中顫抖,發出秋天的聲音。
幽怨的心事,誰來問詢?孤獨的被褥上淚水橫流。
此時此刻的風光,此時此刻的感情。
愿借藍橋之夢,與云英相見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以南方的景色和心情為主題,通過描繪一系列意境和感受,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愁苦和思念之情。
首先,詩中提到的蕭寺疏鐘斷、虛堂夜氣清,給人一種寂靜而凄涼的感覺。這里的疏鐘斷指的是寺廟中鐘聲稀疏,虛堂夜氣清則描繪了夜晚的寂靜和清涼。
接著,詩中描述了涼爽的蟾蜍偏向小窗明亮處,露水滴入井中,以及顫抖的秋葉,這些形象都帶有涼爽和寒冷的意味,與秋天的氣息相呼應。
在情感的表達上,詩中流露出作者的幽怨和孤獨。幽恨人誰問,孤衾淚獨橫,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傷和無人理解的苦痛。這些情感在夜晚的寂靜中更加突出。
最后兩句“此時風月此時情,擬倩藍橋歸夢、見云英”表達了作者此刻的情感和愿望。此時此刻的風光和感情,讓作者產生了悲切的思念之情。他希望能借助夢境,在藍橋上與云英相見,寄托了對某人的思念之情。
整首詩以凄涼的景色和內心的愁苦為主線,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,表達了作者的孤獨、憂傷和思念之情。這種對內心情感的表達和對自然景物的描繪相結合,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感情表達方式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