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荊州十首 / 作者:蘇軾 |
南方舊戰國,慘澹意猶存。
慷慨因劉表,凄涼為屈原。
廢城猶帶井,古姓聚成村。
亦解觀形勝,升平不敢論。
|
|
荊州十首解釋:
《荊州十首》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荊州十首
南方舊戰國,慘澹意猶存。
慷慨因劉表,凄涼為屈原。
廢城猶帶井,古姓聚成村。
亦解觀形勝,升平不敢論。
中文譯文:
在南方的舊戰國,戰爭的悲慘意味仍然存在。
慷慨豪情源于劉表,凄涼憂傷是屈原的代表。
廢棄的城池仍然有井,古老的姓氏匯聚成村。
雖然可以欣賞到美景,但我不敢談論國家的興衰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詞以荊州為背景,通過描繪南方的歷史和風景,表達了蘇軾對國家興衰和歷史變遷的思考。
詩的開頭提到南方是舊時戰國紛爭的地方,戰爭的陰影依然存在,帶給人們悲慘和凄涼的感受。蘇軾通過提到劉表和屈原,分別代表了慷慨豪情和凄涼憂傷,暗示了歷史的變遷和人物的命運。
接下來,詩中提到廢棄的城池仍然保留著井,這是對歷史遺跡的描寫,也暗示了歷史的延續性。古老的姓氏聚居成村,說明了人們盡管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變遷,但依然保留著歷史的痕跡和傳統文化。
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對觀賞形勝的心情,但他卻不敢輕易談論國家的興衰和升平。這表明他對歷史的敬畏和謙遜,也反映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憂慮,不敢妄加評論。
整首詩通過對南方歷史和風景的描繪,表達了蘇軾對國家命運和歷史沉思的感慨。他以自己有限的眼界和境界,通過詩詞表達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國家未來的擔憂,展示了他作為一個文人士大夫的情懷和責任感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