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菩薩蠻 / 作者:蔡伸 |
當時攜手今千里。
可堪重到相逢地。
觸目盡關(guān)心。
流鶯尚好音。
無人知我意。
只有涓涓淚。
寂寞到斜陽。
羅衣裛舊香。
|
|
菩薩蠻解釋: 《菩薩蠻》是宋代詩人蔡伸創(chuàng)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當時攜手今千里。
可堪重到相逢地。
觸目盡關(guān)心。
流鶯尚好音。
無人知我意。
只有涓涓淚。
寂寞到斜陽。
羅衣裛舊香。
詩意:
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心愛的人分離后的思念之情。詩中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相聚地點的期待,同時也表露了他內(nèi)心的孤獨和無人理解的苦悶。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自己的情感來表達對愛人的思念之情。
賞析:
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,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,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。
首句“當時攜手今千里”,表達了作者與愛人曾經(jīng)共同走過的美好時光,現(xiàn)在相隔千里的距離。第二句“可堪重到相逢地”,表達了作者對再次相聚的渴望和期待。
接下來的兩句“觸目盡關(guān)心,流鶯尚好音”描繪了作者心中的孤獨和無人理解的境況。作者觸目所及,都是他思念的對象,而流鶯的歌聲則顯得格外美好,與作者內(nèi)心的寂寞形成鮮明的對比。
“無人知我意,只有涓涓淚”表達了作者無法將內(nèi)心的思念和苦悶傳達給他人,只能以淚水來宣泄。最后兩句“寂寞到斜陽,羅衣裛舊香”通過描寫斜陽和衣香,表現(xiàn)了作者內(nèi)心的寂寞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。
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情感的抒發(fā),展現(xiàn)了作者的內(nèi)心世界和對愛人的深深思念之情。同時,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,賦予了詩詞以更加深刻的意境和情感的表達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