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謁金門 / 作者:蔡伸 |
溪聲咽。
溪上有人離別。
別語叮嚀和淚說。
羅巾沾淚血。
盡做剛腸如鐵。
到此也應愁絕。
回首斷山帆影滅。
畫船空載月。
|
|
謁金門解釋: 《謁金門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,作者是蔡伸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溪聲咽。
溪上有人離別。
別語叮嚀和淚說。
羅巾沾淚血。
盡做剛腸如鐵。
到此也應愁絕。
回首斷山帆影滅。
畫船空載月。
中文譯文:
溪水聲音低沉。
有人在溪水上離別。
離別時的話語囑咐,和淚水交談。
紅色頭巾上沾滿淚水和血跡。
他盡力鑄就堅強的意志,如同鐵一般堅定。
到了這里,他也應該感到無盡的憂愁。
回首望去,山上的船帆影子已經消失。
畫船空載著明亮的月光。
詩意和賞析:
《謁金門》描繪了一幅離別的情景,情感真摯而深刻。詩人通過描寫溪水聲音低沉,營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。詩中的主人公在溪水上與親人分別,他們的離別話語充滿叮嚀和淚水,表達了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。
詩中的羅巾沾滿淚水和血跡,象征著主人公在離別的過程中經歷的痛苦和掙扎。然而,盡管面對離別的痛苦,主人公仍然以堅定的意志面對,他的心如鐵般堅韌。這種剛強的態(tài)度在詩中得到了強調,并體現(xiàn)了宋代士人對忠誠和堅貞的追求。
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主人公回首望去,看到山上的船帆影子已經消失,畫船空載著明亮的月光。這個畫面象征著離別的終點,主人公即將面對未知的旅程。明亮的月光給人以希望和安慰,同時也暗示著主人公內心的堅定和追求。
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(xiàn)了離別的痛苦和堅韌的精神,展示了宋代士人對情感和道德的高度追求。蔡伸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象征手法,讓讀者深刻感受到離別的苦楚和人物內心的力量,使這首詩詞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藝術價值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