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上陽春(柳) / 作者:蔡伸 |
好在章臺楊柳。
不禁春瘦。
淡煙微雨面塵絲,鎖一點、眉頭皺。
憶自灞陵別后。
青青依舊。
萬絲千縷太多情,忍攀折、行人手。
|
|
上陽春(柳)解釋: 《上陽春(柳)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,作者是蔡伸。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好在章臺楊柳。
不禁春瘦。
淡煙微雨面塵絲,
鎖一點、眉頭皺。
憶自灞陵別后。
青青依舊。
萬絲千縷太多情,
忍攀折、行人手。
詩意:
這首詩以楊柳為主題,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人們的情感。詩人站在章臺上,欣賞著美麗的楊柳。春天的來臨使人感到瘦弱,淡淡的煙雨中彌漫著微小的塵絲,詩人的眉頭因此皺起。他回憶起自己在灞陵別離的情景,那里的景色依然青翠欲滴。詩人感嘆萬絲千縷的楊柳太過動人,他忍住了攀折的沖動,只讓行人們?nèi)バ蕾p。
賞析:
這首詩以簡潔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春天楊柳的美景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。詩人通過對楊柳的描繪,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,展示了詩人對細微之處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。詩中的“不禁春瘦”表達了詩人對春天漸漸消逝的感慨,而“鎖一點、眉頭皺”則揭示出詩人內(nèi)心的憂愁與煩躁。回憶灞陵別后,詩人以“青青依舊”來形容景色的恒久不變,這種對過去情景的回憶又使詩人對離別的思念更加深刻。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內(nèi)心的矛盾,他被楊柳的美所吸引,但又忍住了去破壞它的沖動,表現(xiàn)出對美的敬畏和對自然的尊重。
整首詩詞以細膩而含蓄的語言展現(xiàn)了詩人對春天和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思念之情,通過描繪楊柳的美麗和詩人內(nèi)心的矛盾,傳達了對離別和生命的感慨,讓人在欣賞中產(chǎn)生共鳴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