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臨江仙 / 作者:蔡伸 |
昨夜中秋今夕望,十分桂影團圓。
玉人相對綠尊前。
素娥有恨,應是妒嬋娟。
人靜小庭風露冷,歌聲特地清圓。
醉紅醺臉髻鬟偏。
翠裙輕皺,端的為留仙。
|
|
臨江仙解釋: 《臨江仙》是宋代蔡伸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昨夜中秋今夕望,
十分桂影團圓。
玉人相對綠尊前。
素娥有恨,應是妒嬋娟。
人靜小庭風露冷,
歌聲特地清圓。
醉紅醺臉髻鬟偏。
翠裙輕皺,端的為留仙。
詩意解讀:
這首詩描述了一個中秋之夜的情景。詩人昨夜仰望明月,思念中秋節的團圓之意。他在綠色的酒杯前與玉人相對,素娥(即月亮)似乎心生妒嫉,因為她嫉妒嬋娟(美麗的女子)。小庭院里寂靜無聲,微風拂過,露水寒冷。歌聲在特定的地方傳來,悠揚動聽。醉人的紅顏與髻鬟相映生輝。翠裙輕輕皺起,她的美麗就像是為了留住仙人般的存在。
賞析:
《臨江仙》以中秋之夜為背景,通過描繪詩人與玉人相對的情景,表達了對團圓與美麗的向往。詩中運用了典雅而含蓄的詞句,展現了宋代詩詞的特點。詩人通過描述靜謐的小庭院、清冷的風露和悠揚的歌聲,營造出一種幽靜、溫馨的氛圍。同時,通過描寫素娥嫉妒嬋娟,以及醉人的紅顏和輕皺的翠裙,表現了對美麗的追求和渴望。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繪,將讀者帶入一個富有浪漫情懷的境界。
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意境,展示了蔡伸獨特的藝術風格,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美好生活和傳統價值的追求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