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愁倚闌 / 作者:蔡伸 |
傷春晚,送春歸。
步云溪。
綠葉同心雙小字,記曾題。
樓外紅日平西。
長亭路、煙草萋萋。
云雨不成新夢后,倚闌時。
|
|
愁倚闌解釋: 《愁倚闌》是宋代詩人蔡伸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《愁倚闌》中文譯文:
傷春晚,送春歸。
步云溪。
綠葉同心雙小字,記曾題。
樓外紅日平西。
長亭路、煙草萋萋。
云雨不成新夢后,倚闌時。
《愁倚闌》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愁緒纏繞的晚春景象,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離去和自身寂寞情懷的思考。
詩的開篇,“傷春晚,送春歸。”詩人感慨春天已經接近尾聲,悲傷地送春歸去。接著詩人來到云溪邊,以步云溪來形容他的行走。這里的云溪可以理解為一條山間小溪,詩人在這個環境中沉思自己的心情。
下一句“綠葉同心雙小字,記曾題。”描述了詩人在綠葉上刻下了兩個小字,以此紀念曾經寫過的詩篇。這里綠葉的象征意義是詩人的心情,而小字則是他的創作。
接著,“樓外紅日平西。長亭路、煙草萋萋。”詩人描繪了樓外的夕陽西下,長亭路上煙草翠綠。這里的長亭路和煙草都是春天的象征,通過描寫詩人觀察到的景象,進一步強化了春天的離去和孤寂的感覺。
最后一句“云雨不成新夢后,倚闌時。”詩人表示云雨未能帶來新的夢境,而是在倚闌(倚欄桿)時感受到的孤寂和憂愁。這句話揭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,表達了他對于逝去的春天和寂寞的感慨。
總體而言,《愁倚闌》通過對春天的離去和寂寞情懷的描繪,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愁緒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。詩詞之中的景物描寫與詩人的情感相互映襯,使詩詞具有了深刻的意境和感染力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