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驀山溪(紹興乙卯,大雪行鄱陽道中) / 作者:向子諲 |
瑤田銀海。
浩色難為對。
琪樹照人間,曉然是、華嚴境界。
萬年松徑,一帶舊峰巒,深掩覆,密遮藏,三昧光無礙。
金毛獅子,打就休驚怪。
片片上紅爐,且不可、將情作解。
有無不道,泯絕去來今,明即暗,暗還明,只個長不昧。
|
|
驀山溪(紹興乙卯,大雪行鄱陽道中)解釋: 詩詞:《驀山溪(紹興乙卯,大雪行鄱陽道中)》
作者:向子諲(宋代)
瑤田銀海。浩色難為對。
琪樹照人間,曉然是、華嚴境界。
萬年松徑,一帶舊峰巒,深掩覆,密遮藏,三昧光無礙。
金毛獅子,打就休驚怪。
片片上紅爐,且不可、將情作解。
有無不道,泯絕去來今,明即暗,暗還明,只個長不昧。
中文譯文:
突然來到山溪邊(紹興乙卯,大雪行鄱陽道中)。
美麗的田野如同銀色的海洋,廣闊的景色難以形容。
琪樹照亮人間,清晨時分,宛如華嚴佛境。
萬年的松樹路徑,圍繞著古老的山巒,深深地掩藏著,密密地遮擋著,如同三昧光明無礙。
金毛獅子,打起來就停止驚怪。
紅爐上的火苗飛舞,不要揭開情感的謎底。
有與無都不言道,過去與現在融為一體,明亮即是黑暗,黑暗又會變明亮,只有長久不變的才是不昧之道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以山溪為背景,描繪了一個美麗而神秘的自然景觀?,幪镢y海、琪樹和萬年松樹等詞語都用來形容山溪周圍的景色,展現出宏大、壯麗的氛圍。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,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。
詩中提到的“琪樹照人間,曉然是、華嚴境界”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超凡意境的感受。他將清晨的景色比作華嚴佛境,暗示了自然之美與宇宙之間的聯系。
詩中還出現了金毛獅子的形象,這是一種神話傳說中的動物,其出現暗示了詩人對于自然景觀的敬畏之情。金毛獅子的打斗過程中停止驚怪,也許是詩人希望人們在面對自然時能夠保持平靜和敬畏之心。
最后的幾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。他認為人生中的有與無都不言道,過去與現在融為一體,明亮與黑暗互相轉變,只有那些長久不變的東西才是真正的道理。
整首詩意境高遠,語言優美,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,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,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思索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