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清平樂 / 作者:向子諲 |
有留人意。
拂葉攀花無限思。
露濕濃香滿袂。
別來過了秋光。
翠簾昨夜新霜。
多少月宮閑地,姮娥與借余芳。
”因賦一首
幽花無外。
心與薌林會。
綠發相看今老矣。
不作淺俗氣味。
露葉々生光。
風梢泛泛飄香。
稱意中秋開了,余情猶及重陽。
|
|
清平樂解釋: 這首詩詞是宋代詩人向子諲創作的《清平樂》。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《清平樂》
有留人意。
拂葉攀花無限思。
露濕濃香滿袂。
別來過了秋光。
翠簾昨夜新霜。
多少月宮閑地,
姮娥與借余芳。
因賦一首幽花無外。
心與薌林會。
綠發相看今老矣。
不作淺俗氣味。
露葉々生光。
風梢泛泛飄香。
稱意中秋開了,
余情猶及重陽。
譯文:
心中有著留戀之情。
輕拂葉子攀折花朵,思緒無盡。
露水濕潤,濃郁的花香充滿袖袂。
別離已過了秋光時節,
翠綠的簾幕昨夜沾上了新霜。
多少月宮的閑地上,
姮娥與我共享這余香。
因此賦寫一首幽靜的花兒不外露。
心與薌林相會。
綠發已相互瞧過,如今已漸老去。
不制作淺薄的俗氣味道。
露水的葉子閃爍著光芒。
微風吹動樹梢,散發著淡淡的芬芳。
稱心如意的中秋已經開啟,
我的情感依然延續到重陽節。
詩意和賞析:
這首詩以清新、優雅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。詩人表達了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留戀之情,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秋天的美景。拂動樹葉、攀折花朵,體現出作者內心的思緒和情感。
詩中的“露濕濃香滿袂”形象地描繪了花香的濃郁和濕潤,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身臨其境的感覺。而“翠簾昨夜新霜”一句則展現了秋夜的寒涼和蕭瑟之感,與之前溫暖的描寫形成鮮明的對比。
另外,詩中提到了月宮、姮娥等傳統文化中的元素,使詩詞帶有一種仙境的色彩。詩人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心境,將心靈與自然相融合,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純粹、深邃的情感的追求。
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,通過描寫細微的感覺和情感,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寧靜、清凈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。同時,詩人以中秋和重陽這兩個傳統節日作為結尾,使整首詩具有節慶的氛圍,增添了一絲喜悅和慶祝的情緒。
《清平樂》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,傳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和對純粹情感的追求,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感受到一種寧靜、舒適的心境。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詩人向子諲對自然和人文的獨特感悟,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