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采桑子(薌林為牧庵舅作) / 作者:向子諲 |
霜須七十期同老,云水之鄉(xiāng)。
總掛冠裳。
閑里光陰一倍長。
況逢菊靨籬邊笑,風露中香。
報答秋光。
自有仙人九醞觴。
|
|
采桑子(薌林為牧庵舅作)解釋: 《采桑子(薌林為牧庵舅作)》是宋代詩人向子諲的作品。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薌林為牧庵舅所寫的詩,表達了對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感慨和頌揚。
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:
霜須七十期同老,云水之鄉(xiāng)。
總掛冠裳,閑里光陰一倍長。
況逢菊靨籬邊笑,風露中香。
報答秋光,自有仙人九醞觴。
這首詩的詩意主要圍繞著自然景色、時光流轉(zhuǎn)和人生哲理展開。詩人首先描繪了霜的積累,以暗喻自己已經(jīng)七十歲高齡,與歲月同老。然后,他描述了薌林的云水之鄉(xiāng),指的是美麗的自然環(huán)境。詩人總是穿著朝廷的服裝,意味著他仍然保持著自己的身份和品格。
接著,詩人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,認為在安逸的環(huán)境中,時間似乎變得更加緩慢。在這樣的時光中,詩人遇見了菊花靨(指笑顏如花的女子)在籬邊微笑,感受到了秋天的風和露水的香氣。這里,菊花和秋天的景色象征著生命的豐富和美好。
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秋光的回報,并有一種超越塵世的意味。他說自有仙人九醞觴,意味著自有仙人品嘗到了九次美酒,暗示詩人的心靈已經(jīng)超越了塵世的紛擾,達到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。
這首詩以婉約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詩人的心境,通過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的思考,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超越塵世的向往。整首詩抒發(fā)了作者對自然、人生和境界的獨特感受,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哲思風格。 |
|